近日,小米汽車就“2200MPa小米超強鋼”標注爭議作出正式回應。針對網友質疑該材料名稱后以小字標注“項目名稱”的表述方式,小米汽車方面表示,這是行業內常見的參數說明形式,用于補充技術背景、法律條款等復雜信息,與材料實際性能無關。
據小米汽車介紹,“小米超強鋼”是小米聯合產業鏈伙伴共同研發的高強度材料,專利由雙方共同持有。作為項目發起方,小米在名稱后標注研發背景,旨在說明該材料的開發屬性,而非否定其物理性能。企業強調,將“項目名稱”解讀為“名稱強于實質”屬于誤解,該材料抗拉強度達2200MPa,是目前量產熱成型鋼中的最高標準。
技術參數顯示,相較于傳統1500MPa熱成型鋼,小米超強鋼的抗拉強度提升40%,屈服強度提升24%。在實車應用中,小米YU7車型的四門防撞梁采用該材料后,前門防撞梁承載能力提高52.4%,后門提升37.6%。同時,A/B柱內嵌的2200MPa熱氣脹管形成“內嵌式防滾架”,使A柱承載能力提升35%,B柱提升70.5%,顯著增強了側碰及翻滾事故中的安全性。
無獨有偶,小米手機近期也因宣傳海報中的小字標注引發討論。其17系列機型海報中“逆光之王是產品設計目標”的表述,被指與汽車材料標注存在類似爭議。對此,交個朋友直播間創始人羅永浩在直播中直言,這種通過小字補充說明的做法是行業普遍現象,許多廠商會在“最強”“最佳”等宣傳語前添加“目標成為”等限定詞,以規避廣告法約束。
羅永浩進一步指出,雖然此類標注符合法律要求,但可能對消費者造成誤導。他特別強調,自己并非針對特定企業發聲,而是批評整個行業存在的“許愿池式”宣傳陋習。9月30日,羅永浩通過微博重申立場,稱此次討論不涉及商業合作或人情因素,只是希望推動行業消除不規范的標注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