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故障預警與海外數據傳輸問題成為行業熱議焦點。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吳堅在圓桌論壇中透露,當前動力電池功能安全高度依賴系統輔助,通過后臺數據分析,85%的動力電池故障可實現提前預警。
吳堅進一步指出,基于智能網聯技術的預警能力遠超行業預期。他表示:"通過實時監測車輛運行數據,95%的新能源汽車事故風險能夠在發生前被系統識別。"這一數據表明,智能網聯技術已成為保障新能源汽車安全的核心手段,其預警精度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在討論海外市場競爭時,吳堅特別強調了數據聯網的差異性。他指出,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在海外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數據回傳受阻。"當產品走出國門后,我們發現海外市場的數據傳輸存在顯著障礙,這直接影響了故障預警的及時性。"這種技術壁壘不僅制約了產品性能的充分發揮,更對海外用戶的安全保障構成潛在威脅。
針對這一困境,吳堅呼吁建立跨國數據傳輸機制。他建議相關部門通過國際合作、技術標準統一等方式,打通海外數據回傳通道。"只有確保數據實時傳輸,才能讓中國品牌的智能網聯技術真正服務于全球用戶。"這一提議直指當前新能源汽車國際化發展的技術痛點,為行業提供了具有實操性的解決方案。
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深度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體系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被動維修轉向主動預警,從單一車輛保護延伸至全球數據聯動,行業正面臨技術標準國際化、數據安全合規化等多重挑戰。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數據主權,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