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捷達品牌在成都的電動化轉型邁出關鍵一步。記者從龍泉驛區獲悉,其成都分公司東區焊裝車間新能源汽車產線改造工程已全面啟動,計劃用30天完成設備更新與技術升級,為2026年9月首款成都造捷達新能源車型量產鋪平道路。
此次改造的J01項目被視為品牌電動化戰略的"先鋒工程"。項目負責人張理恒透露,改造團隊在確保全年生產任務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將原定35天的工期壓縮至30天,并設定改造完成后12天內實現新能源車型試產與原有3款燃油車型同步生產的"雙軌"目標。這種高強度運作模式,源于企業對新能源市場機遇的緊迫把握。
改造工程涵蓋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車間的深度技術升級。項目將新增2900余套智能化設備,完成88項技術改造任務,涉及超過1000名技術人員、施工人員與生產員工的協同作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改造同步規劃了全新電池工廠建設,為后續新能源車型生產提供核心配套支持。
政企協同成為推動項目提速的重要保障。今年8月,中國一汽、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成都經開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通過成立捷達品牌新公司、引入本地資本等方式,整合區域產業資源。根據協議規劃,到2028年捷達品牌將推出5款全新產品,其中4款為新能源車型,首款新能源產品預計于2026年正式上市。
這場涉及設備更新、技術導入、產能重構的系統工程,實則經過近兩年的精心籌備。張理恒指出,雖然實際改造僅需30天,但前期在技術論證、資源整合、供應鏈協調等方面已開展大量準備工作。改造完成后,生產線將具備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共線生產的柔性化能力,為品牌電動化轉型提供堅實制造基礎。
隨著J01項目推進,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再添新動能。該項目不僅涉及生產環節的技術升級,更通過電池工廠建設、智能化改造等舉措,推動本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向高端化、數字化方向延伸,為區域產業升級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