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總收入達到約2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自由現金流則攀升至39.90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在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特斯拉宣布將人工智能(AI)及其落地應用提升為驅動未來發展的核心戰略,標志著公司從傳統制造業向“現實世界智能平臺”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特斯拉在季度更新公告中明確表示,當前交付的每一輛汽車均圍繞自動駕駛能力設計,旨在將AI技術融入真實場景。公司強調:“我們交付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一個將AI帶入現實的生態系統。”為此,特斯拉正審慎布局AI及機器人領域,通過投資構建覆蓋汽車、儲能、機器人三大業務線的智能生態,推動AI從技術輔助功能升級為戰略基石。
在具體業務層面,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服務(如FSD和Robotaxi)已在城市環境中完成測試,并計劃擴大部署范圍。公司指出,車輛與能源產品均通過AI實現持續迭代,形成“數據采集—模型訓練—實體執行”的閉環。人形機器人項目雖處于早期階段,但已被納入未來增長平臺,旨在整合AI算力、制造技術與實體硬件,打造智能化執行終端。
財務數據顯示,盡管特斯拉第三季度收入增長強勁,但營業利潤和運營利潤率出現波動。其中,運營利潤約為16.24億美元,運營利潤率降至5.8%。公司解釋稱,利潤承壓主要源于銷售及管理費用(SG&A)、AI研發等項目的投入增加。這表明,短期內重資產布局AI與機器人業務導致成本上升,但從長期看,此類投入將為特斯拉構建服務化、智能化平臺奠定基礎。
特斯拉的AI戰略面臨多重挑戰。首先,Robotaxi和機器人業務需實現規模化與商業化落地,目前尚未明確時間表;其次,AI硬件(如訓練芯片、算力集群)的巨額投入能否轉化為持續收益仍存疑問;在加大投資力度的情況下,如何平衡利潤率與成本控制成為關鍵。與此同時,監管合規、技術安全性、用戶接受度等問題,仍是AI執行端業務必須跨越的障礙。
通過將AI融入車輛、能源、機器人三大領域,特斯拉正嘗試將算法能力轉化為實體智能。若轉型成功,公司不僅將重塑在交通、能源領域的角色,還可能引領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方向。盡管前路充滿不確定性,但特斯拉的實踐為科技與制造業融合提供了新范式。
更多AI領域動態,可訪問:http://www.aipres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