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閩侯青口汽車工業園區,一場產業升級的浪潮正悄然掀起。今年前8個月,園區內332家規模以上企業共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工業總產值突破650億元大關,其中汽車產業以516億元的產值成為絕對主力。
走進園區生產車間,機械臂精準舞動,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作為福建汽車產業的核心聚集區,這里已構建起完整的產業生態:從整車制造到發動機、變速器等關鍵零部件配套,再到汽車金融、物流等后市場服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協作。這種集群效應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更推動了技術創新,多家企業聯合研發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隨著產能持續釋放,園區整車產量即將迎來歷史性突破。據統計,年內下線車輛將超過40萬輛,相當于每分鐘就有3輛新車駛下生產線。這種規模效應直接帶動了產值攀升,全年工業總產值有望首次突破千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0%。在東南汽車公司的總裝車間,工人們正為最新款新能源車型進行最后調試,這款搭載智能駕駛系統的車型計劃下個月正式上市。
產業升級的背后是持續的技術投入。園區內設立了多個省級研發中心,與高校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正攻關氫燃料電池技術。這種"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讓園區企業在新一輪汽車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數據顯示,近三年園區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5%,專利申請量突破千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過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