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以“科技賦能 裝備美好”為主題的山東重工·濰柴動力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青島紅島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此次大會匯聚了來自全球140個國家的近3000名合作伙伴,展出近300件產品,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在全球制造業加速布局海外市場的背景下,山東重工集團如何應對海外挑戰、把握機遇,進一步深化國際化戰略,實現品牌與業務的高效協同,成為此次大會的焦點。
近年來,山東重工集團在國際化道路上取得了顯著進展。數據顯示,集團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4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9%,其中出口收入727億元,同比增長6%~7%,預計全年出口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山東重工國際商務部部長蘭俊杰透露,2020年及以前,集團海外業務收入不足200億元,而今年預計將突破1000億元,五年內增長了4倍。
在各權屬企業中,濰柴集團表現尤為突出。1-3季度,濰柴實現營業收入2500多億元,同比增長6%,發動機板塊出口收入增長30%。目前,濰柴的跨國指數已達到40.93%,旗下10家海外并購企業全部實現盈利,并保持穩健增長。中國重汽同樣成績斐然,今年1-9月份重卡出口銷量達11.1萬輛,同比增長24.5%,連續21年位居重卡出口首位,全年出口目標鎖定15萬輛。中通客車則在迪拜、吉爾吉斯斯坦、新加坡、智利等地屢獲大單,1-9月份海外業務占比達70%,海外收入增長40%,高端化趨勢顯著。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山東重工集團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持續投入。集團總經理王志堅表示,近年來,集團主要業務板塊始終堅持自主科技創新,對標全球裝備制造領域的頂尖競爭對手,在動力鏈、整車整機等領域加大科技研發投入。2024年,集團研發投入達136億元,研發強度為4.2%,今年將繼續保持這一高強度投入。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帶來了產品實力的顯著提升。在本次大會的展館中,3萬平方米的展覽空間被劃分為工程機械、農業裝備、動力系統、商用車、海洋交通裝備、智慧物流六大核心展區,并特設“厚重重工”與“綠色重工”兩大主題展區。濰柴全球本體熱效率最高的柴油發動機、中國重汽黃河重卡0.286的低風阻系數等近300臺套尖端產品悉數亮相,全面展示了山東重工的產業版圖與科技實力。
除了科技創新,山東重工集團還通過全產業鏈整合與全球化布局,增強了集團的抗風險能力。蘭俊杰指出,國際化是山東重工既面臨歷史性挑戰,也蘊含未來機遇的重要課題。在全球地緣沖突、貿易摩擦等復雜形勢下,集團如何進一步深耕國際化,實現產品和品牌的深度協同,成為關鍵問題。
王志堅在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分享了集團的國際化戰略路徑。他表示,集團將堅持三點:一是持續強化產品科技創新能力,在中端和高端市場保持高端競爭力;二是深化本地化戰略,通過研產供銷服金融等要素的提前布局,規避關稅和貿易戰風險;三是推動品牌向上,通過全要素資源投入,建立積極向上的品牌影響力,讓當地客戶認可集團的長期發展潛力。
作為全球知名的高端裝備集團,山東重工旗下擁有濰柴動力、中國重汽、陜重汽、山推股份、濰柴雷沃、中通客車等多家權屬企業,海外渠道超過1000家,協同渠道超過200家。集團副總經理張更生表示,下一步將全面推進海外市場的本地化,實現團隊、管理、制造和研發的本地化。
在重點布局方向上,蘭俊杰指出,新能源轉型產品和智能網聯產品是我國現階段的優勢領域,也是山東重工集團未來海外市場的重點方向。集團在推動自身及權屬企業本地化的同時,還將攜手本土及海外供應商,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合作共贏。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國品牌正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規模贏得國際市場的認可。山東重工集團旗下濰柴動力、中國重汽、陜重汽等企業已樹立起享譽海內外的裝備制造品牌形象,山推、濰柴雷沃智慧農業、中通客車等企業也在細分市場嶄露頭角。此次大會上,山東重工集團面向全球發布了全新品牌標識,旨在為旗下企業提供品牌背書,發揮協同效應。
王志堅表示,全新品牌標識將為集團內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背靠大樹”的支持,降低它們“抱團出海”的風險。他希望,基于6000億銷售收入的山東重工集團能為旗下企業提供實際資源協同共享,增強終端客戶和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的信心。
他還強調,山東重工并非單一產品品牌,旗下每個子品牌都將繼續獨立運營,擴大在細分市場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同時發揮協同效應,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