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陽澄湖畔,秋風送爽,蟹農們正忙著將剛捕撈的大閘蟹裝箱打包。一輛輛無人車在大閘蟹攬收點與營業部之間來回穿梭,成為這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以前人工搬運,既累又慢,現在有了無人車,效率大幅提升,螃蟹也更鮮活了。”京東物流大閘蟹專攬營業部大澄路站負責人張俞冬指著正在作業的無人車說道。
無人車的引入,不僅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更提升了運輸效率。張俞冬介紹,以前快遞員既要負責攬收打包,又要將螃蟹往返運送至營業部和分揀中心,現在有了無人車,運輸環節完全自動化,工作人員可以更專注于其他工作,螃蟹的鮮活度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除了無人車,攬收點門口的幾輛烯冷冷鏈三輪車同樣引人注目。這些冷鏈車的制冷箱就像“移動冰箱”,能夠全程保持恒定低溫,確保大閘蟹在運輸過程中始終保持鮮活。“即使天氣炎熱,大閘蟹運到分揀中心時依然活蹦亂跳。”張俞冬補充道,冷鏈技術的運用,讓生鮮運輸的“鮮度焦慮”成為過去。
消費者對物流速度的提升感受尤為明顯。如今在陽澄湖地區,“當天下單、當天發貨”已成為常態,徹底打消了以往“買蟹等幾天、收到怕不鮮”的顧慮。京東物流不僅充分利用全貨機、優質散航資源,還為大閘蟹量身打造了航空物流體系。記者現場體驗購買一箱大閘蟹送往鄭州,下單后第二天便收到了鮮活的螃蟹,距離不再是“嘗鮮”的阻礙。
在物流行業,智能化裝備的應用正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走進京東物流昆山亞一智能物流園,機器人在貨架間靈活穿梭,將料箱精準運送至揀選工作站;分揀區域內,自動化分揀設備快速完成包裹分流,每個分揀格口對應著全國不同城市的配送線路,整個過程忙碌而有序。
“昆山亞一是我們全國最大的倉揀一體智能物流園,日均出庫單量超百萬,覆蓋江蘇區域45%的單量。”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狼族”機器人與超腦2.0系統的協同,園內機器人處理的業務單量占總單量近一半,“差不多每5個江蘇人收到的包裹,就有一個經過這里的‘機器人流水線’處理”。
前沿技術的應用,讓“快”的體驗向更多地區延伸。京東物流依托超腦智能路徑優化系統和秒送倉服務,已在全國近百個城市實現最快“分鐘級送達”;即便在偏遠山區,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智能前置布局,京東物流“211倉配提前送”服務將整體配送時效縮短63%,新疆疏附縣、疏勒縣等地甚至首次實現了“當日達”,偏遠地區用戶與城市消費者共享“快”體驗,不再是奢望。
物流行業的升級從未停下腳步。在2025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上,京東物流發布了三款“狼族”新品,每一款都直指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智狼擴展版能自動調節夾持力度,適配家電、家居等多類異形箱型;天狼四向車無需切換巷道就能轉運貨物,存儲坪效提升240%;自動分播墻效率最高達15200件/小時,能輕松應對雙11大促訂單高峰。”京東物流科技負責人解釋,這些新裝備落地后,消費者將直觀感受到變化:購買冰箱、衣柜等異形商品,運輸效率會更高;雙11大促期間下單,也不用怕“快遞擁堵”,包裹能更快送達。
技術投入的背后,是物流角色的轉變。它不再是孤立的“運輸環節”,而是深度融入消費場景的“服務支撐”。從陽澄湖的無人車到昆山亞一的“機器人軍團”,物流行業的每一步升級,都在回答同一個問題:如何讓消費者的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