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公安交管部門近日披露,該市首例針對無人駕駛車輛的故意“碰瓷”案件已成功告破,涉案出租車駕駛員因惡意制造交通事故被依法處罰。

面對無人駕駛領域新型違法行為的取證難題,武漢市交管支隊成立專項工作組,創新采用“數據溯源+技術鑒定+法律論證”三維偵破模式。通過調取無人駕駛車輛云端運行數據、算法決策日志,結合司法鑒定機構對車輛動態軌跡的還原分析,證實事發時無人駕駛系統已準確識別后方車輛并保持安全間距,而出租車駕駛員存在明顯加速行為且未采取制動措施。
進一步調查顯示,和某在兩次事故前均出現異常駕駛模式:長時間尾隨無人駕駛車輛、刻意保持近距離行駛,并在對方啟動變道時突然改變車速。經專業機構對車輛EDR數據(事件數據記錄器)和無人駕駛系統日志的交叉比對,最終確認兩起事故均為人為制造。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交管部門認定和某承擔全部責任,對其作出罰款2000元、暫扣機動車駕駛證三個月的行政處罰,兩起案件累計涉案金額達3900元。
辦案民警介紹,此類針對智能駕駛系統的“碰瓷”行為具有隱蔽性強、取證復雜等特點,需要結合傳統交通調查與新興技術鑒定手段。目前,交管部門已與多家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未來將通過強化算法日志取證、完善電子證據認定標準等方式,提升對新型交通違法行為的打擊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