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的李女士(化名)在拼多多平臺購物時遭遇了一件煩心事。她在一家名為“楠語休閑海外直屬店”的店鋪購買了一款進口糖果,商品詳情頁標注的凈含量為81.2克,商家客服明確告知每袋約含14顆糖果。然而當她簽收商品后,發現實際收到的糖果僅有9顆,連帶包裝稱重僅61.5克,與宣傳信息嚴重不符。

面對質疑,商家負責人王先生(化名)最初態度強硬,堅稱從未遇到過類似情況,甚至懷疑消費者私自藏匿了缺失的糖果。這種無端指責讓李女士感到被冒犯,她隨即向平臺客服發起投訴。經核實,拼多多方面認定商家存在服務態度問題,對其店鋪作出整改處理,并向消費者補償了總價值26元的四張優惠券。
事件并未就此平息。10月28日晚,李女士的單位領導突然收到一條好友申請,添加后發現竟是涉事商家王先生。對方聲稱因懷疑員工存在偷竊行為,要求查看其在單位拆快遞的監控錄像。這種越過消費者直接聯系其工作單位的做法,讓李女士感到個人隱私被侵犯,工作生活均受到干擾。

在后續溝通中,王先生承認聯系消費者上級的做法欠妥,但強調自己并非無端猜疑。"我們銷售的是預包裝進口食品,生產流程有嚴格標準,理論上不存在缺斤短兩的情況。"他表示查看監控后確實發現商品數量不足,但對缺失原因仍感到困惑,"現在既說不清糖果去向,也搞不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據王先生透露,此次糾紛導致店鋪評分下降并被平臺處罰,這讓他在情緒激動下采取了不當行為。目前李女士已申請退貨退款流程,平臺方表示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確保消費者權益得到保障。這場因5顆糖果引發的風波,暴露出電商交易中商品描述規范、商家服務標準以及消費者隱私保護等多方面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