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與國慶疊加的8天長假里,北京成為最熱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餐飲市場隨之迎來爆發(fā)式增長。在故宮、王府井等熱門景區(qū)周邊,多家知名餐飲門店前大排長龍,游客為品嘗一口“正宗味道”不惜等待數小時。其中,以北京烤鴨為特色的四季民福餐廳尤為火爆,故宮店、前門店等熱門分店甚至關閉了線上取號功能,顧客需到店現場取號。
10月4日下午,來自安徽的游客小芳在四季民福燈市口店前手持等位牌,小票顯示“前方有354桌”。她從傍晚5點前開始等待,直到晚上近10點才落座用餐。這是她今年第二次來北京旅游,也是第四次專程到四季民福吃烤鴨。她透露,每次來北京至少要在該品牌就餐兩次,9月30日抵達后,次日便趕到故宮店排隊3小時才吃上。
國慶期間,四季民福多家門店從上午營業(yè)前就已排起長隊。不少游客為避開高峰,選擇上午9點多到店等待。截至10月7日中午12點40分,故宮店1-2人小桌排隊165桌,3-5人中桌排隊268桌;前門店1-4人小桌排隊282桌。這家主打北京菜和烤鴨的餐廳,因與文旅深度綁定,成為游客感受城市文化的熱門選擇。
餐飲市場的火熱不僅體現在老字號和網紅品牌上,大眾餐飲同樣需求旺盛。10月6日下午6點半,北京朝陽區(qū)東壩萬達廣場4樓,西貝、小放牛、費大廚等知名品牌門店外均排起長隊,多數為家庭聚餐。記者在西貝門店取號后,僅等待15分鐘便進店用餐,店內幾乎滿座,顧客以帶小孩的家庭為主。多位消費者表示,國慶期間到西貝就餐均需排隊,店內長期處于滿座狀態(tài)。
為應對激增的客流,西貝推出多項優(yōu)惠活動。9月24日起,該品牌向到店顧客免費發(fā)放100元堂食代金券,有效期覆蓋整個黃金周。10月3日,消費者趙先生在大興區(qū)薈聚購物中心門店使用三張代金券后,原本300多元的餐費大幅降低。他注意到,西貝上菜速度快,等位時間短,中午11點30分取號,十幾分鐘后即可用餐。
餐飲市場的火爆催生了“代排隊”產業(yè)。記者從多個平臺了解到,國慶期間四季民福代排隊服務收費50元至150元不等,故宮店觀景位代排隊費甚至高達500元。一家可代排北京多家餐飲品牌的線上店鋪顯示,截至10月6日,四季民福代排隊訂單銷量最高,標價100元的訂單已售299單,南門涮肉代排訂單為28單,其余品牌僅兩三單。該店客服稱,節(jié)假日部分門店排隊達上千桌,10月7日和8日用餐需在代排隊費100元基礎上增加20元,可為用戶節(jié)省3-5小時排隊時間。
盡管黃金周餐飲市場表現亮眼,但行業(yè)深層挑戰(zhàn)依然存在。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8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3.6%,增速較2024年同期的6.6%和2023年同期的19.4%明顯放緩。具體到企業(yè),呷哺呷哺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18.88%,凈利潤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九毛九、海底撈則遭遇營收和凈利潤雙降。
競爭加劇和消費需求變化是餐飲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呷哺呷哺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其中高端火鍋品牌湊湊客流持續(xù)下滑。海底撈在半年度報告中提到,今年上半年餐廳翻臺率和客流量下降,主要受餐飲市場競爭加劇和顧客消費需求變化影響。九毛九也表示,嚴峻的外部環(huán)境導致旗下太二、慫火鍋及九毛九的翻座率和翻臺率減少。
與此同時,經營成本持續(xù)上升。《2025年中國餐飲產業(yè)生態(tài)白皮書》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餐飲服務員和廚師招聘薪酬分別同比上漲15.7%和12.3%,而人均消費同比下降6.6%,行業(yè)面臨供需錯位的結構性壓力。食品及餐飲行業(yè)分析師林岳認為,今年以來中國餐飲市場在規(guī)模擴張的同時,內部結構與發(fā)展邏輯正在深刻變革,從追求性價比向追求質價比和情緒價值演變,社交場景依然是重點,但會更趨向輕量化。
“餐飲企業(yè)的運營越來越透明化,是否預制、菜品定價、烹飪方式都會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這是除食品安全之外,企業(yè)提升顧客口碑的關鍵。”林岳表示,老字號和連鎖品牌通過發(fā)放代金券等精細化運營方式吸引客流,體現了從“打折思維”向“用戶運營思維”的轉變,這種轉變有助于與消費者建立長期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