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領域近期風起云涌,蘿卜快跑憑借其激進的市場擴張策略,成為行業焦點。這家背靠百度的自動駕駛企業,不僅在國內市場引發關注,更將觸角伸向全球,試圖在Robotaxi賽道上搶占先機。
今年以來,蘿卜快跑在海外動作頻頻。3月,其無人車首次亮相迪拜街頭;7月,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在多個海外市場部署數千輛無人車;僅三周后,又與Lyft合作,將業務拓展至歐洲市場。目前,蘿卜快跑的足跡已覆蓋中東、亞洲和歐洲,僅剩美國市場尚未攻克。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蘿卜快跑全球完成超220萬次出行服務,同比增長148%,日均訂單量達2.4萬單。
在國內市場,蘿卜快跑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策略。武漢成為其運營重心,不僅覆蓋主要城區,更實現單車盈利。然而,在其他城市,其運營區域多局限于市郊,如上海嘉定、北京亦莊等車流量較小的區域。這種布局雖利于技術測試,但訂單量相對有限。相比之下,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也面臨類似挑戰,國內市場擴張步伐緩慢。
技術路線轉型是蘿卜快跑的另一大看點。2025年7月,公司宣布放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轉向純視覺技術路線。這一決策背后,是成本與效率的雙重考量。以第六代無人車Apollo RT6為例,其采購價降至20.46萬元,較第五代下降60%。通過減少激光雷達等傳感器配置,并優化算力利用效率,蘿卜快跑進一步壓縮成本。未來,公司甚至計劃取消毫米波雷達,僅依靠攝像頭實現自動駕駛。

純視覺路線雖能降低成本,但安全性能面臨考驗。極端天氣下,攝像頭識別能力可能受限,增加事故風險。對此,蘿卜快跑強調其10重安全冗余方案和6重MRC安全策略,聲稱實際出險率僅為人類駕駛員的十四分之一。盡管如此,今年8月重慶永川區的一起墜溝事故,仍為其安全記錄蒙上陰影。所幸乘客被及時救出,未造成嚴重后果。
資本市場對Robotaxi賽道的態度趨于謹慎。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近期登陸港交所,但雙雙破發,跌幅均超14%。相比之下,百度股價未受影響,甚至因蘿卜快跑的海外擴張計劃小幅上漲。這反映出投資者對不同企業戰略的差異化判斷——百度憑借技術積累和全球化布局,更受市場青睞。
行業拐點尚未到來,但競爭已白熱化。高盛預測,到2035年,中國Robotaxi滲透率將達25%,但短期內難以顯著提升。人口結構變化和司機短缺問題,將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長期因素。在此背景下,蘿卜快跑選擇“以速度換空間”,通過快速擴張和技術迭代,鞏固領先地位。這條道路充滿挑戰,但別無選擇——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上,慢一步就可能失去所有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