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近日發布的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創歷史新高,實現營業收入558.1億元,同比增長32.7%;歸母凈利潤231.6億元,同比增長37.9%。其中第三季度表現尤為突出,營業收入達227.8億元,環比增長49.1%,同比增長55.7%;歸母凈利潤94.4億元,環比增長31.6%,同比增長51.5%。這一增速較二季度提升24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全年業績超預期的核心動力。
投資業務成為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前三季度,中信證券實現投資凈收益(含公允價值)316億元,同比增長44.4%;第三季度單季投資凈收益達125.5億元,在高基數下仍實現23.6%的同比增長。從業務結構看,投資業務收入占比達57.7%,較去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金融投資資產規模達9320億元,環比增長5.6%,其中交易性金融資產(FVTPL)占比85.1%,權益類OCI工具投資環比增長18%,債權類OCI工具投資則環比下降32.2%。
自營投資收益率顯著提升。前三季度年化自營投資收益率達4.4%,較上半年末的4.1%有所擴張。第三季度單季年化收益率升至5.4%,考慮OCI變動后為5.1%,創2021年二季度以來新高。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17.9%,中證綜合債指數下跌0.9%,股市走強背景下,公司通過增配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權益類OCI工具,有效把握了市場機會。自營投資收益(不含OCI變動)前三季度達126億元,同比增長26.3%。
經紀業務表現亮眼,第三季度收入同比接近翻倍。當季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45億元,環比增長47.4%,同比增長99.5%,增速較二季度提升73個百分點。這一增長得益于市場交投活躍度提升,三季度滬深兩市股基成交總額達164萬億元,同比增長219.2%。截至三季度末,公司代買證券款5061億元,同比增長34.2%,連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影響逐步消退,也為經紀業務收入增長提供了支撐。
投行業務呈現全面復蘇態勢。第三季度投行業務收入16億元,環比增長41.8%,同比增長46.8%。股權承銷方面,A股股權融資規模787億元,同比增長79.3%,其中IPO承銷規模265億元,同比增長80.6%;中信證券境內股權承銷規模176億元,同比增長150%,IPO承銷規模54億元,同比增長145.9%。債權承銷方面,三季度承銷各類債券5699億元,同比增長7.2%。股權與債權承銷規模雙雙增長,推動投行業務收入顯著提升。
資管業務收入增速加快,華夏基金管理規模持續擴大。第三季度資管業務凈收入33億元,環比增長13.1%,同比增長27.1%,增速較二季度提升14個百分點。截至三季度末,華夏基金公募AUM達2.12萬億元,同比增長21.9%;三季度凈利潤8.7億元,同比增長38.6%。自2024年三季度以來,華夏基金管理規模持續修復,為中信證券資管業務收入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信用業務表現突出,兩融市占率創歷史新高。第三季度利息凈收入5億元,環比增長28%,較去年同期扭虧為盈。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融出資金規模1917億元,同比增長69%,市占率升至8.06%,環比提升0.27個百分點;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規模563億元,同比增長38.1%。全市場兩融余額持續走高,帶動公司信用業務收入恢復增長。
從盈利能力指標看,中信證券前三季度年化加權平均ROE達10.87%,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期末杠桿率(扣客戶保證金)4.74倍,同比提升0.1倍。業務及管理費率(剔除其他業務)44%,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其他業務成本率40.1%,與上半年基本持平。公司總資產規模2.03萬億元,同比增長17%;歸母凈資產3150億元,同比增長10%,資產規模與質量同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