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行業風云變幻,曾經的領軍企業龍源電力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作為國內最早涉足風電領域的專業化公司,龍源電力自2015年起便穩坐全球最大風電運營商的寶座,然而近年來,隨著華電新能、三峽能源等競爭對手的崛起,其市場地位受到沖擊,業績增速明顯放緩。
2025年前三季度,龍源電力與華電新能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營業收入相差超過70億元,凈利潤差距也超過30億元。這一變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人們不禁要問:龍源電力究竟怎么了?它能否重拾昔日輝煌,再次登頂風電行業?
在業績壓力之下,龍源電力于2025年10月發布了一則募資公告,計劃籌集50億元資金用于海陸風電項目的建設。這一舉措被視為公司重振旗鼓的重要信號。與此同時,公司還宣布了董事會換屆決定,繼續任命宮宇飛為董事長。宮宇飛的上任被賦予了“救火”的使命,他需要在業績下滑的困境中尋找突破口,帶領公司走出低谷。
回顧龍源電力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其業務重心曾涵蓋電力、煤炭和熱力三大領域。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公司戰略的調整,煤炭和熱力業務的營收占比逐漸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業務已全面聚焦于電力領域,尤其是風電業務。這一轉型雖然符合綠色能源的發展趨勢,但也帶來了短期的業績波動。
造成龍源電力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發電量出現微降。盡管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在2025年上半年有所增長,但由于剝離了火力發電業務,公司整體電力業務發電量同比下滑了1.1%。二是上網電價持續下滑。2025年上半年,龍源電力的平均上網電價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3元/MWh,風電和光伏的上網電價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一趨勢不僅影響了龍源電力的盈利能力,也反映了整個風電行業面臨的電價下行壓力。
盡管如此,龍源電力并未放棄風電主業。此次募資的50億元資金將用于海南東方CZ8場址的海上風電項目和“寧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項目的建設。這些項目的建成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發電量增長,有助于扭轉業績下滑的局面。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拓展其他清潔能源領域,以構建多元化的能源矩陣。
在光伏發電方面,龍源電力正逐步加大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了71.37%,凈新增光伏控股裝機容量也達到了1096.59MW。這一增長勢頭表明,光伏發電正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龍源電力還在積極探索氫能等前沿領域的發展機會。
2024年4月,龍源電力與全球第二大班輪公司馬士基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綠氫、綠色甲醇、綠氨等綠色燃料領域展開合作。這一合作不僅為龍源電力提供了新的業務方向,也為其在國際市場上拓展影響力提供了契機。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已經在內蒙古、甘肅、吉林等地推進綠電制取氫、氨、醇項目,首批項目有望在今年具備全面開工條件。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電價下行的壓力,龍源電力的戰略轉型已初見成效。從堅守風電到大力發展光伏,再到布局氫能等前沿領域,公司正在逐步構建起多元化的清潔能源矩陣。然而,要重返“風電運營一哥”的寶座,龍源電力仍需克服諸多挑戰。在行業洗牌的關鍵時刻,這家風電巨頭能否抓住機遇、實現逆襲,仍需時間來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