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股份近期披露的投資者調研記錄顯示,多家頭部公募機構參與交流。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顯示,凈利潤達54億元,其中生豬養殖業務貢獻65億元盈利,家禽及水禽業務分別虧損7億元和2億元。值得關注的是,第三季度單季盈利19億元,各業務線均呈現改善態勢。生產端持續優化,報告期內銷售生豬2767萬頭、肉雞9.45億只,第三季度肉豬養殖綜合成本降至6.2元/斤,豬苗成本約260元/頭。
戰略轉型方面,溫氏股份明確提出從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生豬業務將PSY目標提升至32頭,同時優化出欄結構,重點發展仔豬外銷和黑豬品牌業務。家禽板塊計劃將屠宰及深加工比例提升至40%以上,推進中華土雞品牌建設,并優先布局海外市場。公司同步推出“溫氏畜禽”“溫氏食材”兩大新品牌,加速向食材供應商轉型。風險控制層面,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降至49.4%,雙主業運營模式有效分散市場波動風險。股東回報方面,公司已實施中期分紅19.9億元,并完成9億元股份回購。
另一家上市公司勁旅環境的調研信息顯示,其業務結構保持穩定,環衛運營服務收入占比達94%,裝備收入占6%。公司通過降本增效措施,毛利率同比提升1.28個百分點至27.32%,報表利潤率維持在12.13%水平。在無人環衛領域,業務已從試點階段進入小批量商業化落地,設備訂單量顯著增長。大型項目招標中,智慧化方案成為重要評分標準,無人駕駛設備深度融入整體解決方案。
技術儲備方面,勁旅環境自研的第三代智駕算法正在上車驗證,公司認為自研模式在技術迭代、數據積累和長期成本控制上更具優勢。產品規劃顯示,2026年將推出第三代無人駕駛設備,年內計劃發布0.5噸、1.5噸改進型產品,并研發撿拾機器人。行業趨勢判斷上,公司預計環衛裝備電動化率中長期將達60%-80%,對2026年市場增速保持樂觀。研發投入方面,因無人環衛等項目推進,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4.63%,未來預計持續增加。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公司將優先出口裝備產品,重點布局東南亞和俄羅斯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