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期間,高德地圖以全新姿態進入公眾視野。這款曾被視為單純導航工具的應用,如今已蛻變為集餐飲推薦、酒店預訂、景點查詢于一體的生活服務平臺。數據顯示,其最新推出的“掃街榜”功能上線23天即吸引超4億用戶,黃金周期間日活躍用戶峰值突破3.6億,創下歷史新高。
新能源車主李先生的使用體驗頗具代表性。他駕駛電動汽車長途旅行時,通過高德“新能源導航”功能提前規劃充電站點,系統不僅標注充電樁位置、功率及空閑數量,還能根據實時路況預測到達時間,誤差控制在10分鐘內。這種將導航服務與具體場景深度結合的創新,正在重塑用戶對地圖應用的認知。
上海白領小王的選擇印證了這種轉變。她通過高德“城市寶藏路線”功能,避開傳統旅游攻略推薦的熱門景點,轉而探索人少景美的特色街區。這種基于用戶真實行為數據的推薦模式,與常規點評平臺形成鮮明對比。更值得關注的是,高德推出的“無障礙導航”已覆蓋69個城市,為特殊群體規劃無臺階路線,體現技術應用的人文關懷。
高德內部流傳的“121理論”揭示其發展邏輯:日活用戶達百萬時聚焦功能優化,突破兩千萬后構建平臺生態,億級規模時開啟服務擴張。數據顯示,其日活用戶自2021年穩定過億,2023年國慶期間達2.8億,今年更創3.6億新高。這種指數級增長背后,是高頻導航場景向生活服務領域的自然延伸。
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迎來新變量。傳統巨頭中,口碑缺乏獨立流量入口,餓了么“到家”屬性過強。高德則兼具流量優勢與出行場景入口——用戶從目的地選擇到消費決策的轉化路徑最短。2025年推出的基于Qwen大模型的AI地圖,能通過導航軌跡區分“專程前往”與“偶然到店”,技術成熟度顯著提升。
“掃街榜”的推出標志著戰略升級。該功能由CEO郭寧直接督導,研發過程嚴格保密。與傳統點評模式依賴主觀評價不同,掃街榜采用四維評估體系:到店人數反映實際客流,復購率體現真實口碑,專程距離彰顯認可度,人群構成區分游客與本地客。這些基于LBS的行為數據,造假成本遠高于文字評價。
芝麻信用體系的引入進一步增強可信度。經用戶授權后,信用分高者的評價權重更大,新注冊賬號權重降低。這種“行為數據+信用體系”的組合,有效過濾虛假信息。上線首日活躍用戶即突破4000萬,用戶決策效率顯著提升,眾多“重品質輕營銷”的小店獲得曝光機會。
廣西北海的越鄉小廚成為典型案例。這家人均消費不足百元的小店,憑借4.9的評分和超4萬回頭客登頂掃街榜。老板頓洋洋坦言從未做過線上推廣,專注菜品質量。北京勇盛牛肉面同樣受益,這家經營十余年的老店,日外賣訂單超千單,全靠口碑積累。據統計,掃街榜每日為特色小店帶來超5000萬次曝光,國慶首日煙火小店流量增長300%,餐飲訂單量同比增150%。
高德的野心不止于榜單。其戰略定位已升級為“空間操作系統”,構建三層能力體系:通過導航定位實時感知用戶軌跡,運用大數據與AI解析行為意圖,最終將洞察轉化為服務產品。這種“導航+”模式相比傳統點評更具優勢——用戶無需改變導航習慣,即可在規劃路線時獲得精準推薦。
該系統形成正向循環:更多行為數據提升理解深度,更深理解催生優質服務,優質服務吸引更多用戶。當這種循環加速運轉,高德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話語權將持續增強。其基于真實行為的評估體系,恰好解決當前市場的信任痛點——在數據造假泛濫的時代,真實性成為最稀缺的價值。
掃街榜的短期爆發已展現變革潛力。若能堅持“用腳投票”原則,持續提供可靠參考,高德有望重塑本地生活服務格局。這證明,在流量與補貼之外,基于真實場景的技術創新同樣能開辟新賽道。當用戶習慣在導航過程中完成消費決策,本地生活服務的入口之爭已悄然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