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領域再掀資本波瀾,嵐圖汽車于近日正式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其選擇的“介紹上市”模式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與傳統首次公開募股(IPO)不同,這一路徑不涉及新股發行與資金募集,而是通過將現有股東持有的證券直接掛牌交易,實現快速登陸資本市場。
據資本市場人士分析,嵐圖此舉背后暗含精準的資本布局。當前港股市場流動性承壓,若采用傳統IPO模式,新股定價與募資規模可能受市場情緒掣肘。而介紹上市可繞開發行環節,在通過聯交所嚴格審核后直接掛牌,大幅縮短上市周期。這一策略為嵐圖爭取了時間窗口,尤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快速獲得上市公司身份成為關鍵。
與傳統IPO相比,介紹上市的流程差異主要體現在獲批后的環節。傳統路徑需經歷全球路演、機構詢價、新股定價等復雜流程,耗時約2-4周且受市場波動影響顯著。而介紹上市跳過所有發行環節,獲批后可直接進入技術性掛牌程序。以嵐圖為例,其上市進程的“加速度”體現在從獲批到交易的時間差被壓縮至最短,為后續資本運作贏得主動權。
盡管此次上市不涉及資金募集,但嵐圖的資本戰略更具長遠考量。通過“先掛牌、后融資”的模式,企業可在成為上市公司后,根據市場條件靈活選擇增發新股或發行債券。其中,增發新股是主要融資手段,可用于技術研發、產能擴張或市場拓展;而上市公司身份則提升了債務融資的便利性,公司債或可轉債的發行門檻顯著降低。這種“分步走”策略,使嵐圖在保持財務靈活性的同時,構建了可持續的融資平臺。
監管層面,介紹上市并非“免審通道”。嵐圖仍需通過聯交所的全面審核,包括提交申請后的多輪反饋與問詢,最終通過上市委員會聆訊后方可掛牌。其特殊性僅在于跳過發行環節,而非降低合規標準。這種設計既保障了市場透明度,又為企業提供了高效的資本化路徑。
業內人士指出,嵐圖的資本策略折射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邏輯。在技術迭代加速、市場格局未定的階段,快速對接資本市場意味著搶占先機。通過介紹上市,嵐圖以最低成本獲得了“融資通行證”,未來可根據戰略需求隨時啟動資金募集,避免重復經歷漫長的IPO審核流程。這一模式或為行業提供新的資本運作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