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企業拼多多(PDD.US)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盡管多項核心指標增速放緩,但整體表現仍略高于市場預期。財報發布后,公司股價小幅上漲0.87%,收于128.21美元,年內累計漲幅達32.19%,市值約合1.42萬億港元,與小米集團-W(01810.HK)的市值差距進一步收窄至約300億港元。小米憑借電動汽車業務及生態鏈優勢,年內股價累計漲幅達55.07%,市值達1.39萬億港元。
第二季度,拼多多總收入同比增長7.14%,至1039.85億元。其中,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為557.03億元,同比增長13.41%,增速較上一季度的14.76%及2024年第三、四季度的24.35%和17.12%明顯回落。交易服務收入為482.82億元,同比增長0.70%,遠低于此前三個季度5.85%、33.31%和71.52%的增速。公司財務副總裁劉珺指出,收入增速放緩主要受市場競爭加劇影響。
成本端壓力顯著上升。第二季度,拼多多營業成本同比增長36.09%,主要因履約費用、服務器支出及支付處理費增加。受此影響,毛利率同比下降9.38個百分點,至55.90%。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增長4.46%,占收入比重從去年同期的26.84%和上一季度的34.91%降至26.17%。與此同時,研發開支同比增長23.45%,非會計準則經營利潤同比下降20.69%,至277.48億元,非會計準則凈利潤同比下降5.01%,至327.08億元。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入為216.42億元,同比下降50.58%。

拼多多管理層在業績會上強調,公司正加大長期投入力度。CEO陳磊表示,2025年上半年推出“千億扶持”計劃,通過資源傾斜支持商家生態發展,導致營收增速放緩及運營利潤下滑。他重申,公司更關注長期價值創造,而非短期財務表現,未來將繼續投資生態系統、價值鏈升級及消費者利益。在海外業務方面,陳磊透露,公司正與商家探索新商業模式,以應對市場波動,同時加大服務及合規能力投入。
針對即時零售領域的競爭,執行董事趙佳臻表示,平臺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將通過深化供應鏈合作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盡管短期財務波動不可避免,但長期看對業務發展有利。管理層還透露,將繼續拓展多多買菜業務,增加供應鏈投入以優化供需匹配。目前,多多買菜已覆蓋全國70%的行政村,構建了高效的農產品分銷網絡,今年還加大了對偏遠地區的補貼和流量支持。
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正面臨多重挑戰。在京東、阿里巴巴及抖音等競爭對手的圍剿下,公司不得不以利潤換增長,持續投入研發、補貼及供應鏈建設。管理層承認,短期業績仍將承壓,未來幾個季度財務表現可能難有顯著改善。公司當前需在多條戰線上同時發力:國內電商追求高質量增長,海外業務應對市場波動,買菜業務深化供應鏈下沉,同時抵御即時零售領域的流量爭奪。資源分配及執行效率將成為考驗組織能力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