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過半,全國吃貨們開啟了一場“美食對賬”模式。社交平臺上,外地游客瘋狂吐槽網紅餐廳“踩雷”,本地人則急得跳腳:“那是炒作出來的,我們本地人根本不去!”這種“你的美食我的美食不一樣”的割裂感,終于被一張“掃街榜”打破——高德地圖推出的全球首個基于真實用戶行為的美食榜單,讓游客和本地人的美食地圖首次實現了“無縫對接”。
9月10日,高德掃街榜上線首日便引發“吃貨狂歡”,用戶規模突破4000萬。國慶前夕發布的《國慶指南:全國TOP100餐廳》,更是讓無數人邊看邊咽口水。與傳統榜單不同,掃街榜的“權威性”來自用戶的真實行動——通過導航到店行為和評價反饋生成,避免了刷分注水的問題。榜單分為“狀元榜”(年度更新,涵蓋餐廳、景點、酒店)和“掃街榜”(每日更新,以餐廳為主,細分煙火小店、輪胎磨損榜、多次前往等),既滿足經典需求,又緊跟味蕾潮流。
“照著掃街榜吃了三天,感覺自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樣樣都是好的!”一位游客的評論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煙火小店的評論區里,有人感慨“找到了記憶中的味道”,有人驚喜“原來本地人吃的是這些”。這張榜單不僅修復了游客與本地人之間的美食鴻溝,更讓美食文化擺脫了“感知錯位”的尷尬,成為呈現風土人情的窗口。
但高德的野心遠不止于此。在旅游場景中,它化身“私人旅游管家”,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旅游特種兵用“未來用時”錯峰出行,靠“地鐵公交實時到站預測”踩點外掛,再通過“火客飛”多組合出行省時省錢;隨心游的P人則跟著“城市寶藏路線”漫步,在煙火氣中理解城市文化;低能量體質者最愛無障礙導航,規劃無臺階路線,對帶娃、坐輪椅的用戶格外友好。截至2025年3月,輪椅導航已覆蓋69座城市,無障礙路線規劃累計超2億次。
即使不旅游,高德也能成為“興趣神器”。釣魚佬在“地圖小程序”里一鍵直達垂釣點,參考垂釣園榜單降低走空概率;遛狗、遛娃、外賣、鋪貨等場景也被一一覆蓋。更關鍵的是,高德還提供了安全屏障——車道級安全預警覆蓋17個駕駛場景,日均預警6000萬次;衛星求救功能智能預判無路網區域,遇險時精準傳遞求救信息,已成功解救100多人。
這種“真實鏈接”的背后,是高德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1900年,米其林兄弟用《米其林指南》通過提高輪胎耗損率來推廣產品,其經久不衰的關鍵在于“在場性”的真實評價。但在互聯網時代,流量和數據裹挾下的美食評價逐漸崩塌,5分網紅餐廳無人敢信,3.5分冷門店卻常藏驚喜。125年后,高德用“走出來的榜單”實現了跨越百年的復興——普通人用腳投票,畫出一份屬于中國自己的美食圖鑒。
截至2025年10月1日下午4點,高德單日活躍用戶突破3億,比去年提前5小時達峰值,全天活躍用戶超3.6億。上線僅23天的掃街榜,累計使用人次超4億,10月1日煙火小店流量增長300%,餐飲訂單量增長150%,為線下服務業帶去數千萬客流。社會學專家項飆提出的“附近的消失”概念,在高德生態中得到了回應——線上線下通過美食、旅游、釣魚等場景打通,用戶將線下體驗共享到線上,形成與平臺、門店、其他用戶的強鏈接。當“消失的附近”重新回歸,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商業的關系,正在被重新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