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首日,全國高速公路迎來出行高峰,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激增。據國家充電設施監測平臺數據顯示,當天高速公路充電量同比激增41.95%,創歷史新高。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預測,8天長假期間,全國高速公路日均車流量超6200萬輛次,其中新能源汽車日均約1250萬輛,占比近20%,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0%。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但充電設施供給仍面臨挑戰。9月30日,辰女士駕駛新能源車返鄉途中,在服務區遭遇充電排隊。她從下午七點半開始等待,歷經3小時排隊和1小時充電,總共耗時4小時才重新上路。"充電樁只有4個接口,排隊車輛卻有十幾輛,每輛車充電40分鐘,根本等不起。"辰女士描述現場情況時表示,服務區內等待充電的車輛排成長龍,高峰期充電設施明顯不足。
類似情況并非個例。多位網友反映,國慶期間部分高速服務區充電樁供不應求,即使建有快充設施,仍因車輛集中出行導致排隊。有網友直言:"基建如此發達的當下,充電仍需排隊,說明需求遠超供給。"不過也有車主采取迂回策略,北京市民王先生每次長途出行前都會規劃路線:"現在新能源車續航普遍300-400公里,我每行駛3-4小時就下高速,到附近城市充電、用餐或游玩。很多充電樁設在高速出口5公里范圍內,開車10分鐘就能到達。"
針對充電難題,各地推出創新解決方案。四川省某新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許智介紹,國慶首日該公司服務區充電車輛同比增長51.46%,充電量達日常水平的3.4倍。為應對激增需求,公司采取三項措施:一是通過新建、擴建和升級改造增加大功率充電樁;二是在72處繁忙服務區投放154臺移動充電樁,這種"充電寶"式設備可靈活調配;三是派駐160名值守人員維護87處繁忙站點的充電秩序。
江蘇電力部門則推出"差異化充電引導策略"。據預測,國慶期間該省日均將有超72萬輛新能源車出行。當地在熱門服務區鼓勵車主充至70%電量領取優惠券,非熱門站點分時段打折,通過APP實時推送樁位狀態。在30個重點服務區部署32臺移動充電設備,部分站點升級為200千瓦超充樁,充電速度提升150%。國網江蘇電動汽車公司監控班班長楊理嘉表示:"我們推出梯度優惠,充電至七成以下的車主最多可獲30元優惠券,有效引導錯峰充電。"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提出,高速公路服務區空間有限,單純擴大規模并非長久之計。他建議將服務區功能向周邊鄉村延伸:"服務區一面連接高速,另一面連接廣闊農村。未來可打造成為商業交流中心,既滿足充電需求,又能帶動周邊村鎮發展。車主下高速充電時,可順道游覽鄉村,形成良性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