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期間,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通行量持續走高。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10月1日至2日,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車流量分別達到1328.7萬輛和1236.7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26%。為應對這一增長態勢,各地交通管理部門推出多項保障措施,確保新能源車輛出行順暢。
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多地采取了創新舉措。湖北省構建了“固定+移動”雙線補能網絡,新增219臺移動充電設備,并增派2100名服務人員。該省在50對服務區新增173根充電樁,同時開放43對服務區下穿通道,實現跨區域充電服務。湖北交投集團還將108個收費站改造為多功能服務驛站,提供充電、休憩等綜合服務。
四川省實施了“123運維模式”,要求故障設備在2小時內到場、3小時內修復。針對G5京昆高速等重點路段,當地增派引導人員并建立聯動疏導機制。目前,全省服務區已實現充電設施全覆蓋,超充站和換電站覆蓋了關鍵路段。
甘肅省在西北旅游干線投運了110座充換電站。陽關服務區配備的新型快充樁可在30分鐘內為車輛補充300公里續航里程。全省15對服務區建成28座5C超充站,雙槍充電樁可同時為兩輛電動汽車提供服務。
其他省份也積極完善充電網絡。天津市啟用了近600臺充電樁,推出秩序管理、應急保障等五項措施,并配備11輛移動充電車應對突發需求。湖南省實現運營服務區充電設施全覆蓋,配置2379個充電車位和41座換電站。
為引導車輛合理充電,各地通過情報板實時更新充電站狀態。“e路暢通”小程序提供充電樁實時查詢功能,部分企業通過服務費折扣實現智慧分流。技術人員提醒車主,雨天充電時需注意安全,并建議合理規劃補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