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期間,新能源汽車自駕出行熱度持續攀升,充電補能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最新數據顯示,假期首日全國高速公路充電量突破1000萬千瓦時,同比激增18%,刷新歷史峰值紀錄。

為應對充電高峰,多地電力部門創新服務模式。在滬昆高速長安服務區,工作人員在原有固定充電樁基礎上,臨時增設5臺移動充電設備,同時在鄰近收費站配置20個快速充電樁,形成"固定+移動+應急"三級補能網絡。據現場運維人員介紹,這種組合式布局有效緩解了排隊現象,單日服務車輛較平日增長3倍。
浙江麗水云和高速服務區則通過"人防+技防"雙保障提升充電體驗。當地供電部門投入雙倍運維力量,24小時輪班值守20臺充電設備,每兩小時開展一次全面巡檢。運維團隊還主動提供"一對一"操作指導,幫助新能源車主快速完成充電流程。據統計,該服務區假期首日充電成功率達99.7%,較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
數字化手段成為保障充電秩序的關鍵利器。安徽電力部門上線的充電設施容量評估平臺,可每15分鐘自動分析充電站使用數據,精準預測不同時段的充電需求。在黃山、九華山等熱門景區,系統根據實時數據動態調整充電設備分配,使單站充電效率提升25%。江蘇鎮江電力部門則通過車聯網平臺,將40臺閑置充電樁遷移至高速服務區、景區停車場等重點區域,同時對700余臺充電設備實施實時監測,故障響應時間縮短至8分鐘以內。

從單站充電數據看,杭千高速建德服務區液冷超充站(衢州方向)以單日428次充電量位居榜首,郴州歐陽海高速服務區(廣州方向)二期充電站、常臺高速嘉紹大橋服務區二期(臺州方向)充電站緊隨其后。這些站點均配備最新一代快充設備,單槍最大輸出功率達480千瓦,可在10分鐘內為車輛補充300公里續航里程。
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5000萬輛,節假日充電保障已成為重要民生工程。今年假期,全國電力部門共投入1.2萬名運維人員、3000余臺移動充電設備,構建起覆蓋2.8萬公里高速公路的智能充電網絡。后續將持續優化"移動充電+智能調度+應急保障"服務體系,為新能源車主提供更優質的出行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