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明月高懸,寄托著中國人對團圓與探索的永恒情感。今年中秋,米其林在上海北外灘、廣州永慶坊、成都春熙路三地同時點亮巨型月球藝術裝置,以科技與藝術交融的沉浸式體驗,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同時生動詮釋了米其林“創新,不止于道路”的品牌理念。
活動現場,觀眾不僅能與巨型月球裝置合影留念,感受“天上明月與地上明月”交相輝映的獨特美感,還可通過互動展陳深入了解米其林在復合物材料領域的百年探索歷程與創新藍圖。作為擁有136年歷史的全球輪胎及復合物材料制造商,米其林始終以創新為驅動,將前沿科技延伸至交通出行、航空航天、低碳能源、醫療等多個領域,為人類生活帶來改變。
扎根中國三十余年,米其林始終以創新出行科技守護消費者安全。目前,米其林已在中國建立涵蓋輪胎、聚合物復合材料解決方案及生活方式的多元業務體系。依托四座現代化生產基地和一座研發中心,米其林持續深耕中國市場,不僅與中國汽車產業協同發展,更將本土創新成果與人才資源反哺全球,實現與中國市場的雙向賦能。
米其林的創新基因貫穿始終。從1891年愛德華·米其林發明全球首條可拆卸自行車輪胎,將拆卸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15分鐘,到1895年成功驗證首款汽車充氣輪胎,再到1946年推出子午線輪胎重塑行業標準,米其林始終以輪胎這一“終極復合材料”為起點,推動出行方式革新。最新發布的米其林浩悅五代輪胎,集成17項專利,通過創新的膠料配方、獨特花紋設計和改進的胎體結構,打造出無可匹敵的濕地制動性能。經權威機構認證,行駛5萬公里后,其濕地制動距離比競品平均縮短6米,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的出行體驗。
米其林的創新觸角還延伸至天空。1981年,米其林將子午線設計應用于飛機輪胎;2005年,為全球最大客機空客A380提供輪胎。如今,全球約半數商用飛機均裝配米其林輪胎,保障數百萬乘客的起落安全。這些里程碑不僅見證了輪胎業務的發展,更彰顯了米其林在復合物材料和安全科技領域的深厚積淀。
在中國文化中,月亮象征團圓,也寄托著人類對未知的向往。米其林以月球藝術裝置為載體,將“創新,不止于道路”的理念融入日常出行與未來藍圖。中秋自駕出行高峰期間,米其林的科技實力為每一段旅途保駕護航。
面向未來,米其林不斷拓展探索邊界。憑借領先的聚合物復合物解決方案,米其林為月球探測車研發的免充氣輪胎已在去年進博會亞洲首秀。該輪胎能承受-240℃至超過100℃的劇烈溫差,在強輻射和松軟月壤中保持穩定抓地性與抗磨損能力,可承受數百萬次形變循環。這一項目不僅體現了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也將通過技術反哺轉化為地面應用的實際解決方案。
米其林的創新不僅限于出行領域。依托復合物材料的深厚積淀,米其林的研究與創新工作已涵蓋超過350個專業領域,包括航空航天、低碳能源、醫療、工業制造、建筑等。在航海領域,米其林參與研發的自動翼帆系統WISAMO采用靈活耐用的復合物材料,旨在降低船舶溫室氣體排放;在醫療領域,米其林開發的高分子復合材料被用于人工椎間盤假體,精準模擬天然軟骨的力學性能;咖啡機中的精密傳動帶采用柔性與韌性兼備的復合物,確保傳動平穩、研磨溫度穩定;米其林還開發了輕量化建筑組件,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同時降低碳排放。
米其林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互動傳播與品牌部門及生活方式負責人Adeline Challon-Kemoun表示:“米其林是一個創新驅動、不斷進步的集團。136年來,創新、普適且樂觀的力量始終是我們不竭的生命力,并持續塑造著集團的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出更高科技、更創新、更環保的產品。”從路面到月面,從出行安全到生活點滴,米其林的創新始終與人類對美好未來的追尋同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