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迎來創業十五周年里程碑。這家以互聯網模式起家的科技企業,通過五年持續加碼底層核心技術研發、突破高端化戰略,成功蛻變為一家橫跨手機、汽車、家電三大領域的“硬核科技公司”。自研3nm芯片“玄戒O1”的發布、小米17系列對標蘋果的創新突破,以及小米汽車YU7大定24萬輛的市場表現,成為其轉型成果的三大標志性事件。
芯片領域,小米用十年時間完成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2017年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遇挫后,2021年重啟“玄戒”大芯片項目,四年投入超135億元,組建2500人研發團隊。2025年發布的3nm旗艦SoC“玄戒O1”,CPU與GPU性能功耗躋身全球第一梯隊,使小米成為中國大陸首家、全球第四家具備3nm制程設計能力的企業。該芯片已搭載于小米15S Pro手機與Pad 7 Ultra平板,同時發布的玄戒T1手表芯片集成自研4G基帶,標志著小米在通信基帶領域邁出關鍵一步。雷軍在演講中強調:“芯片是硬核科技公司的必經之路,這場硬仗必須打贏。”
手機業務成為小米高端化戰略的核心戰場。2025年,小米17系列全面對標蘋果,推出標準版、Pro、Pro Max三款機型,全球首發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芯片,采用3nm工藝,CPU性能比肩A19 Pro,GPU提升34.6%。Pro系列搭載的“妙享背屏”重構交互模式,支持個性化壁紙、信息通知、背屏自拍及“掌機模式”,兼顧實用與個性。屏幕、電池、影像三大領域實現國產技術突破:M10屏幕采用國產新型紅色發光材料,發光效率國際領先;金沙江電池含硅量16%、能量密度894Wh/L,Pro系列首用L形異形疊片技術;“徠卡光影大師”影像系統搭載國產第三代高動態技術LOFIC,Pro Max機型采用超聚光棱鏡技術,長焦實力再升級。雷軍表示,小米手機已從“對標蘋果”邁向“正面迎戰”,開啟高端化新征程。
汽車業務延續“小米速度”。首款SUV YU7定位“豪華高性能”,開售18小時鎖單量突破24萬臺,SU7 Ultra位列國內50萬以上轎車、純電銷量雙第一。截至7月6日交付量超4萬臺,家庭用戶占比69%,有孩家庭占比85%。YU7搭載3.23秒破百的動力系統,全球首發天際屏全景顯示HyperVision,全系標配700TOPS算力Thor芯片與一體式激光雷達。SU7 Ultra更在紐北賽道刷新量產電動車圈速紀錄,重塑全球汽車工業對中國品牌的認知。雷軍宣布推出“小米定制服務”,覆蓋YU7 Max與SU7 Ultra車型,提供車漆、輪轂、內飾等26項個性選配,并在北京工廠店打造400余平定制服務中心,踐行“科技平權”理念。
從芯片到手機,再到汽車,小米的轉型邏輯清晰可見:以千億級研發投入為支撐,以自研芯片、操作系統、AI為技術引擎,賦能“人車家全生態”,實現從技術追趕到體驗引領的跨越。玄戒O1填補高端芯片空白,手機業務通過“微創新”與國產供應鏈整合打開高端市場,汽車業務則以消費電子領域的效率優勢顛覆傳統玩法。然而,挑戰依然存在:芯片生態需長期迭代,手機市場競爭進入“肉搏戰”,汽車業務面臨規模交付、售后服務與智能駕駛城市場景落地的考驗。雷軍宣布未來五年再投2000億研發,展現小米向“全球硬核科技引領者”進發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