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市場在2025年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從春節聯歡晚會上的驚艷亮相,到成為各類商業活動的標配,再到租賃價格腰斬、市場迅速降溫,這一新興領域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走完了從爆紅到降溫的全周期。
春晚舞臺上的機械舞表演點燃了市場熱情,人形機器人瞬間成為流量焦點。商場開業、品牌發布會、科技展會紛紛引入機器人助陣,最高峰時單臺機器人日租金突破兩萬元。閑魚等二手平臺數據顯示,宇樹G1人形機器人日租金普遍在1000-4000元區間,較年初降幅超過50%,機器狗租賃價格更跌至300元/天。
市場狂熱吸引大量散戶入場,但供需關系在三個月內發生逆轉。初代僅能揮手鞠躬的機器人迅速被淘汰,具備舞蹈、對話功能的升級版成為市場主流。某租賃商透露,年初采購的機器狗單價約1.2萬元,人形機器人則飆升至15萬元且需排隊提貨,如今價格體系已完全重構。
在行業整體降溫背景下,機械星球公司卻實現逆勢增長。其國慶檔期設備提前兩月被預訂一空,日均咨詢量突破百條。副總裁陳孟斌指出,市場需求已從"博眼球"轉向"拼內功",客戶更看重機器人與活動方案的整合能力,例如多機協同表演、定制化語音交互等解決方案。
該公司通過精細化運營構建競爭壁壘。技術團隊持續開發新表演動作和交互腳本,已形成涵蓋西藏、香港等地的服務網絡,并打通海外報關運輸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其設備保有量控制在2臺人形機器人和6臺機器狗,通過同行拆借滿足需求,避免重資產壓力。
陳孟斌團隊早在2024年就布局工程智慧機器人領域,研發的遠程操控系統已實現數公里外的礦山作業。今年德國寶馬展上,該系統與卡特彼勒等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在操控穩定性方面表現優異。但現實挑戰依然存在:當前遠程作業效率僅為人工的60%-70%,難以滿足礦山等場景的時效要求。
資本態度隨市場成熟度持續轉變。前些年投資人看重科研團隊背景,去年開始關注商業化能力,今年則直接考察產品出貨量和銷售數據。陳孟斌坦言,萬億級市場愿景與現實技術障礙之間存在巨大鴻溝,企業必須在技術積累與商業落地間找到平衡點。
機械星球的租賃業務被視為技術轉化的務實路徑。該模式既能快速產生現金流,又可保持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感知。陳孟斌強調,在行業漫長的發展周期中,只有將技術理想與商業現實有機結合,才可能穿越周期等待市場真正爆發。
當前機器人租賃市場呈現明顯分層:簡單展示需求持續萎縮,而具備解決方案能力的服務商獲得更多機會。某活動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客戶要求機器人不僅能跳舞,還要與主持人互動、配合燈光音效,甚至需要定制舞蹈編排。這種需求升級倒逼服務商提升技術整合能力。
行業洗牌加速進行,大量跟風入局的散戶開始轉讓設備。二手平臺出現批量初代機器人掛牌,部分設備價格跌至采購價的三成。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具備技術迭代能力和服務網絡的企業,正在承接更多大型活動訂單,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