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百度世界大會上,AI行業邁向“效果涌現”的新階段成為核心議題。全球科技巨頭正加速將AI能力深度融入業務體系,推動技術從“可用”向“好用”躍遷。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提出“內化AI能力”的戰略方向,強調當AI成為原生能力時,智能將轉化為生產力而非成本,為企業和個人發展提供核心驅動力。

以百度為例,其全棧布局涵蓋芯片、框架、模型與應用層,形成端到端優化體系。高端芯片昆侖芯與飛槳深度學習框架、文心大模型、搜索及文庫等應用層技術形成閉環,實現效率大幅提升。目前,百度搜索首條富媒體覆蓋率達70%,蘿卜快跑全球出行服務突破1700萬次,驗證了AI原生轉型的可行性。李彥宏指出,中小企業可借助大平臺能力,通過“背靠大樹”策略實現彎道超車。
生態建設成為百度戰略的核心支撐。通過文心杯創業大賽,百度已吸引超3200支團隊參與,累計提供數億元資金及技術、場景、資源等全棧賦能。第三屆大賽聚焦多模態應用,覆蓋文娛、編碼、營銷等領域,最終8支團隊脫穎而出。其中,AI招聘平臺TTC小麥招聘與內容自動化平臺Nooka獲一等獎,前者由資深獵頭創立,通過“招聘+AI Agent”模式服務科技企業,成為產業與平臺共生的典型案例。
技術突破方面,文心大模型5.0在全模態理解、創意寫作等領域表現卓越,新一代昆侖芯及天池超節點產品發布,GenFlow 3.0成為全球最大通用智能體。這些成果為企業“內化AI能力”提供基礎設施支撐,例如智能云、昆侖芯等升級助力企業構建AI原生系統。對于創業團隊,應用層機會涌現,AI創投專場中20余個項目展示電商、營銷、軟件等領域的落地案例,吸引廣泛關注。

個體層面,AI正重塑工作方式。李彥宏呼吁將問題轉化為AI可解決的場景,推動生產力革命。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顯示,AI將創造1100萬個崗位,同時取代900萬個崗位,強調技術顛覆中蘊藏的新機遇。百度通過輸出“成功方程式”,助力生態內企業率先實現“效果涌現”,推動智能紅利向社會紅利轉化。
當前,AI競爭已從技術模型轉向生態與應用落地能力。百度憑借先發優勢與生態壁壘,正引領行業跨越“智能涌現”臨界點,邁向“效果涌現”的全面生產力變革。這場變革中,企業、創業者與個體需共同參與,方能共享AI時代的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