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與海關總署近日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二手車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26年1月1日起,對申請出口且注冊登記日期不滿180天的車輛,企業需補充提交由生產企業出具的《售后維修服務確認書》。該文件需包含出口國別、車輛信息及售后服務網點等內容,并加蓋公章,未提供者將不予發放出口許可證。對于通知發布前已完成轉讓登記待出口的車輛,相關部門將指導企業有序完成履約出口。

新能源汽車領域迎來重要進展。11月14日,我國首艘符合國際新標準的液化天然氣雙燃料動力汽車運輸船“太平洋號”在山東煙臺正式完工。該船擁有7000個車位,標志著我國在新能源汽車專用運輸船建造技術上實現關鍵突破,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海運提供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價格競爭持續影響乘用車市場。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指出,2025年1至10月,新能源車新車平均降價2.1萬元,降幅達10.8%;10月單月平均降價1.8萬元,降幅11.1%。同期,常規燃油車新車平均降價1.4萬元,降幅8.4%;10月單月平均降價1.2萬元,降幅與新能源車持平。整體乘用車市場1至10月平均降價1.9萬元,降幅10.3%;10月單月平均降價1.7萬元,降幅11.1%。
小米汽車在智能安全領域取得新專利。11月14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公布的“車輛超速提示方法及裝置”專利顯示,其技術通過傳感器采集環境對象信息,篩選移動參考對象并計算相對速度,當速度超過閾值時輸出提示信息。該技術旨在提升行車安全,減少超速風險。
問界M8市場表現強勁。據鴻蒙智行消息,該大型SUV上市200天累計交付突破12萬臺,提供5座和6座兩種布局,起售價35.98萬元。其銷量成績凸顯了高端新能源SUV市場的旺盛需求。
廣汽集團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全新品牌“啟境”即將亮相。11月20日舉辦的華為乾崑生態大會上,該品牌將正式發布,首款車型計劃于2026年年中上市。作為華為乾崑“境”系列的首個落地項目,啟境汽車備受行業關注。
廣汽集團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11月14日公告顯示,公司150億元科技創新債券注冊獲交易商協會批準,有效期2年。聯席主承銷商包括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12家機構,資金將用于支持科技創新項目發展。
激光雷達市場格局生變。據知情人士透露,禾賽科技已拿下小米和理想2026年全系車型激光雷達定點合作,實現100%標配。小米于2021年領投禾賽D輪融資3.74億美元,雙方既是股東又是合作伙伴;理想則自2021年起與禾賽開展車規級半固態激光雷達合作,近期更獲得其新一代輔助駕駛平臺全系車型獨家定點。
特斯拉在美國發起大規模召回。當地時間11月13日,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宣布,因存在起火風險,特斯拉將召回1.05萬件Powerwall 2儲能產品。此前已收到22份過熱報告,包括6起冒煙和5起火災事件,但未造成人員傷亡。特斯拉將問題歸因于第三方電池缺陷,但未披露供應商信息。受此影響,公司股價當日下跌6.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