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近日在中國市場完成重大戰略調整,宣布與中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博裕投資達成深度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共同組建合資企業運營星巴克中國零售業務,其中博裕投資以約40億美元企業價值獲得合資公司60%控股權,星巴克保留40%股權并持續持有品牌知識產權。
這場持續數月的資本博弈最終塵埃落定,標志著跨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模式進入全新階段。早在2024年7月,星巴克就在全球股東大會上釋放引入戰略伙伴的信號,隨后引發超過20家國際資本機構的激烈角逐。最終入圍的競爭者中,博裕資本與凱雷集團展開終極對決,最終憑借本土化運營優勢勝出。
財務數據顯示,星巴克中國業務雖保持增長態勢——2025財年實現220億元人民幣營收,同比增長近5%,但市場占有率已從2019年的34%滑落至14%。歐睿國際研究指出,中國咖啡市場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本土品牌與新興業態的崛起對傳統巨頭形成顯著沖擊。
對于星巴克而言,此次戰略調整意味著從直接運營商向品牌授權方的角色轉變。美國總部承認,在應對中國本土化競爭方面已難以保持全面優勢,通過引入博裕的本地化資源,可加速滲透三四線城市及新興消費區域。新合資公司計劃以上海為總部,在現有8000家門店基礎上,向2萬家門店目標發起沖刺。
這種轉型路徑早有成功先例。2016年百勝中國分拆時引入春華資本,2017年麥當勞中國"金拱門"轉型中牽手中信資本,均通過本土化資本運作實現快速擴張。數據顯示,麥當勞中國門店從2000家增至近8000家,肯德基更突破12000家,驗證了"資本+本土"模式的可行性。
接手控股權的博裕資本面臨雙重考驗:既要實現財務回報目標,又需維護品牌調性。合資公司可能采取產品本土化、開放加盟等策略加速擴張,但如何平衡標準化與差異化成為關鍵。博裕投資合伙人透露,將重點打造"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的消費體驗",這預示著菜單創新、數字化服務等領域將有重大突破。
這場資本與品牌的聯姻,實質是跨國企業重新校準中國戰略的縮影。當直接市場競爭優勢減弱時,通過股權結構調整引入本土智慧,既保留品牌核心價值,又借助資本力量激活市場潛力。隨著2萬家門店藍圖的展開,中國咖啡市場的競爭將進入資本運作與消費洞察深度融合的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