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三季報披露完畢,整體業績呈現顯著回暖態勢,各環節利潤改善趨勢明顯,部分企業率先實現盈利,行業迎來階段性拐點。主材環節虧損幅度大幅收窄,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等細分領域均出現積極變化,儲能業務成為多家企業估值提升的關鍵變量,而戶用市場需求走弱則引發市場對結構性調整的關注。
硅料環節利潤改善最為突出。協鑫科技第三季度光伏材料業務利潤達9.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龍頭企業均實現環比大幅增長。期貨價格從二季度3萬元/噸飆升至5.8萬元/噸,帶動現貨市場量價齊升。大全能源數據顯示,其硅料銷售均價從二季度30.33元/公斤躍升至三季度41.49元/公斤,漲幅達37%。值得關注的是,企業開工率提升顯著降低單位成本,大全能源單位成本從二季度58.15元/公斤降至三季度46.04元/公斤,為盈利改善提供重要支撐。展望四季度,大全能源預計產量環比增長33.8%,成本下行空間進一步打開。
硅片環節跟隨硅料價格上行實現利潤修復。弘元綠能憑借庫存優勢單季盈利5億元,雙良節能通過設備訂單確認加速和庫存減值回補實現扭虧。隆基綠能剔除資產減值后接近盈虧平衡,TCL中環虧損幅度環比收窄。行業數據顯示,硅片企業庫存周轉效率提升,部分企業庫存周轉天數縮短至15天以內,運營質量顯著改善。
電池組件環節呈現分化格局。隆基、晶科、天合、通威等頭部企業利潤環比改善,晶澳科技受海外需求波動影響業績下滑。歐洲市場分布式需求走弱導致部分企業三季度利潤承壓,但預計四季度將隨需求回暖逐步修復。技術迭代方面,N型二代設備投入不足導致TOPCon二代產能擴張放緩,BC技術仍集中于頭部企業,設備需求整體弱于預期。
逆變器環節表現冰火兩重天。陽光電源以118億元凈利潤領跑產業鏈,固德威憑借海外戶儲放量成為黑馬,單季利潤近1億元。但禾邁股份、昱能科技因歐洲戶用市場萎縮和微型逆變器競爭加劇出現虧損,德業股份利潤增速放緩。儲能業務成為關鍵變量,大型儲能和工商業儲能需求持續放量,帶動逆變器行業整體景氣度上行。數據顯示,全球儲能市場增速超預期,2025-2027年新增裝機預計達272GW、441GW、642GW,復合增長率超50%。
輔材環節呈現結構性分化。膠膜產業鏈經歷三季度至暗時刻后價格回升,福斯特海外市占率達60%,營收占比提升至25.48%;賽伍技術越南產能滿產,海外收入同比大漲51.64%。反觀海優新材因缺乏海外布局成為虧損最嚴重企業,三季度毛利率跌至-6.67%。光伏玻璃行業迎來反轉,福萊特凈利潤環比大增143%,庫存周轉天數從20天降至7天。智能支架領域競爭加劇,中信博出現業績虧損。
光伏設備企業利潤整體承壓,但出海成為新增長極。捷佳偉創、邁為股份加速布局印度、土耳其、美國市場,境外收入大幅增長。存量訂單轉化過程中,后期收入確認存在減量壓力。產業信息顯示,N型設備迭代需求低于預期,BC技術擴散速度較慢,設備行業需求整體走弱。不過隨著行業基本面改善,高效電池技術需求提升可能催生新的設備迭代周期。
行業分化格局進一步凸顯。龍頭企業憑借成本管控和技術優勢構筑護城河,福斯特膠膜業務凈利潤領先,大全能源硅料成本優勢擴大,隆基綠能減值因素消除后接近盈虧平衡。現金流改善為企業技術升級提供支撐,BC技術、TOPCon2.0等高端產能布局加速,與AI數據中心耦合的新技術方向展現溢價潛力。市場分析認為,光伏行業正從貝塔行情轉向阿爾法時代,具備技術迭代能力和全球化布局的企業將主導下一階段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戶用市場呈現明顯走弱趨勢。歐洲戶用光伏裝機增速放緩,微型逆變器市場份額下行,禾邁股份、昱能科技等企業業績受此影響顯著。企業戰略調整聚焦工商業市場,德業股份等加快工商儲業務布局以彌補戶儲增長乏力。市場預計,隨著全球大型光儲項目需求釋放,戶用市場占比將持續下降,行業結構調整進程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