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半導體產業迎來物流變革新篇章——勝科納米聯合專業航空運營方開通的全國首條跨省半導體檢測無人機專線,在蘇州總部完成首飛儀式。這條連接蘇滬兩地的“空中走廊”,以“豐舟90型”無人機為載體,成功實現檢測樣品45分鐘跨城直達,標志著長三角半導體產業協同進入“分鐘級響應”時代。
在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及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相關領導,以及重點半導體企業代表的共同見證下,載重10公斤、航程110公里的無人機從上海金山騰空而起,精準降落在勝科納米總部樓頂。這條全長75公里的航線,將傳統陸運2-2.5小時的單程時間壓縮至45分鐘,效率提升約2.5倍。據勝科納米主辦的半導體第三方檢測生態圈大會調研顯示,客戶對檢測服務的關注焦點已從2023年的信息安全轉向時效性,此次無人機戰略正是對這一需求變化的精準回應。
勝科納米財務總監洪凱在儀式上詳細闡述了航線的戰略價值。他指出,跨城市樣品運輸耗時過長已成為制約客戶研發進度的核心瓶頸,這條專線通過分鐘級響應機制,將有效破解半導體研發的物流難題。以每年超2000批次的實際運輸需求為基礎,該模式不僅重構了產業服務標準,更為長三角產業集群注入新動能。
作為長三角地區半導體檢測服務的領軍企業,勝科納米此次推出的無人機戰略具有多重創新意義。該航線采用具備7級抗風能力的“豐舟90型”無人機執飛,未來計劃通過每日5-10個固定班次實現常態化運營。通過構建“研發——檢測——反饋”的分鐘級服務閉環,勝科納米將推動長三角地區“研發——檢測——量產”的產業協同,為區域半導體產業提升競爭力提供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在首飛儀式現場,勝科納米董事長李曉旻宣布蘇滬無人機航線正式啟航。與會領導與嘉賓深入實驗室,直觀見證了企業如何以扎實的技術功底,為半導體產業鏈的研發效率與產品可靠性提供保障。這種將物流創新與技術實力相結合的模式,正在重新定義第三方檢測服務的響應標準與價值內涵。
這條跨省航線的成功開辟,其影響已超越單一企業效率提升的范疇。通過縮短樣品流轉時間,勝科納米不僅為客戶研發提速,更助力產品開發迭代效率升級。以深圳實驗室為下一站目標,該模式計劃將“分鐘級”響應服務輻射至粵港澳大灣區,后續將陸續啟動全國6個實驗室的無人機取送樣服務,覆蓋每個實驗室半徑120公里內的核心客戶集群。
勝科納米持續完善的航線運營體系,正在推動這一創新模式向長三角更多產業集聚區拓展。通過構建覆蓋更廣、效率更高的服務體系,企業不僅展現了深耕檢測服務領域的堅定決心,更為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創新動能。這種以服務效能提升為核心的發展路徑,或將推動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協同效率和創新速度邁向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