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西新藥創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西新藥”)近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將于10月20日正式掛牌交易,每股定價86.40港元。這家制藥企業原計劃于10月17日登陸港股市場,但因未及時刊發配發結果而推遲上市,成為2023年FINI制度實施后首只因該原因延期的新股。
市場對海西新藥暗盤交易是否取消一度高度關注。富途證券客服表示,已完成暗盤交易的投資者無需擔憂,交易不會因此作廢。社交平臺上已有投資者曬出到賬截圖,顯示賣出資金已成功入賬。數據顯示,10月16日暗盤交易期間,富途證券平臺股價一度飆升近53%,報132.10港元/股,每手(50股)不計手續費可獲利2285港元;老虎證券平臺收漲25.12%,報108.10港元/股。
與多數依賴18A章規則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不同,海西新藥已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截至招股書披露日,該公司共有15款仿制藥獲批上市,覆蓋消化、心血管、內分泌、神經等多個治療領域。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2.12億元增至4.67億元,凈利潤從6898萬元增至1.36億元;2025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2.49億元,凈利潤9021萬元。
海西新藥的銷售網絡覆蓋全國約1.8萬家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2.2萬家藥店。值得注意的是,在202名員工中,銷售團隊僅36人,但平均擁有十年制藥行業經驗。公司通過專業銷售團隊、全國性分銷網絡及多維度銷售模式,成功實現產品商業化。
公司創始人康心汕現年54歲,1993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化學學士學位,1999年取得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博士學位,擁有超26年制藥行業經驗,曾擔任貝達藥業首席藥學家。其妻子Feng Yan(加拿大籍)畢業于蘭州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現任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2012年3月,二人聯合福建省三大國有資產平臺共同創立海西新藥。2017年股權結構調整后,康心汕夫婦合計持有公司41.17%股份。
海西新藥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22年11月,公司曾與海通證券簽署輔導協議,計劃沖刺A股市場,后轉戰港股。今年年初首次遞交招股書,六個月后因申請失效未能成功,8月6日再次提交申請。根據全球發售文件,公司最終定價86.40港元/股,募資凈額9.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6億元)。
募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研發投入,推進四款在研創新藥產品管線,涵蓋腫瘤、眼科、呼吸疾病等領域。其中進度最快的C019199是一款多靶點腫瘤免疫調節劑,針對骨肉瘤、乳腺癌、結直腸癌等適應癥,目前骨肉瘤治療已完成I期臨床并啟動II期試驗,預計2025年下半年進入III期臨床。公司還有五款仿制藥處于ANDA階段,預計2025年或2026年獲批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