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費電子領域因存儲芯片成本上漲引發連鎖反應,紅米K90系列定價策略的調整成為行業焦點。該系列標準版12GB+256GB版本發布時定價2599元,而12GB+512GB版本價格直接躍升至3199元,600元的存儲差價引發市場熱議。次日,小米集團高層緊急宣布降價,并解釋稱上游供應鏈成本壓力超出預期,其中內存芯片價格漲幅尤為顯著。
據行業調查,紅米K90系列采用的SK海力士LPDDR5X 9600內存與三星UFS4.1閃存均屬當前移動端頂級規格。這兩家韓國巨頭近期財報顯示,三星電子三季度存儲芯片銷售額同比增長20%至26.7萬億韓元,營業利潤激增80%;SK海力士同期營業利潤同比暴漲62%,且2026年DRAM和NAND產能已被客戶提前鎖定。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指出,全球三大DRAM原廠正將產能向高階服務器和HBM領域傾斜,導致消費電子存儲芯片供應持續收緊,預計一般型DRAM價格季度漲幅將達18%-23%,且存在進一步上調可能。
供需失衡成為本輪漲價的核心邏輯。蘇商銀行研究員分析稱,AI算力需求爆發與廠商產能結構調整形成雙重擠壓:云服務商、AI企業和數據中心對高端存儲芯片需求激增,而主流廠商縮減傳統DDR4產能的舉措加劇了成熟制程的短缺。摩根士丹利預測,存儲行業將進入持續數年的"超級周期",市場規模有望在2027年突破3000億美元。SK海力士更預判HBM供應緊張態勢將延續至2027年,其2026年DRAM出貨量預計同比增長超20%。
國際巨頭的戰略調整為國產品牌創造了突破契機。北京超弦存儲器研究院副院長趙超指出,本輪周期由AI驅動的新增需求主導,持續時間將長于傳統庫存周期,這為國內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技術升級窗口。萬德數據顯示,存儲器指數近一年累計漲幅達98.92%,A股市場佰維存儲、江波龍等企業股價表現強勁,其中江波龍年內漲幅超229%,市值突破千億元大關。
財務數據印證著國產存儲企業的崛起態勢。江波龍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167.34億元,同比增長26.12%;凈利潤7.13億元,同比增長27.95%。第三季度業績尤為亮眼,凈利潤同比激增1994.42%,扣非凈利潤暴漲1162.09%。公司自研主控芯片部署量突破1億顆,UFS4.1產品已與閃迪達成戰略合作,企業級SSD產品完成與鯤鵬、海光等國產CPU平臺適配,SOCAMM低功耗內存模塊性能較傳統產品提升2.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