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重陽節休市一日后,于10月30日恢復交易,保險板塊表現強勁,多只保險股大幅上漲。其中,中國太平早盤漲幅一度達到9.3%,盡管午后有所回落,但最終仍以4.28%的漲幅收盤,股價報17.8港元,市值達640億港元。與此同時,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的港股股價也分別上漲了3.29%和1.69%。
10月28日晚間,中國太平公布了旗下附屬公司的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及部分財務數據,顯示壽險、財險、養老及再保險業務均取得亮眼成績。目前,中國平安和中國太平的附屬公司已披露三季報,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則發布了業績預告,顯示前三季度上市險企凈利潤均實現顯著增長。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分析稱,第三季度資本市場的回暖,尤其是權益市場的良好表現,為保險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投資收益。在新會計準則下,更多權益資產被歸類為FVTPL科目,其公允價值變動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當市場上漲時,險資持有的權益資產公允價值回升,直接轉化為凈利潤,導致凈利潤增速遠超保費增速。
具體來看,中國太平旗下壽險公司第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達429.76億元,同比增長9.85%,凈利潤113.29億元,同比大增379.17%。財險公司第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76.01億元,同比增長4.20%,凈利潤3.42億元,同比增長73.23%。太平養老第三季度營收14.64億元,同比下降16.61%,但凈利潤2.01億元,同比大增451.47%。太平再保險第三季度營收15.17億元,同比增長21.88%,凈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19.45%。
隨著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的陸續披露,中國太平(通過旗下子公司持有)的重倉股也浮出水面。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中國太平出現在17家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其中7家為新進重倉(包括此前退出十大股東后再次新進)。陜西煤業、中國移動、伯特利分別獲加倉419萬股、244萬股、237萬股。
從第三季度區間漲跌幅來看,中國太平重倉的拓普集團、魯西化工、東方電纜分別上漲71.40%、40.97%、36.61%,持倉市值分別為8.36億元、1.18億元、2.78億元。目前,中國太平持股市值最高的五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為滬農商行、中國電建、中國移動、浙商銀行、陜西煤業,持倉市值分別為33.94億元、28.99億元、27.63億元、27.46億元、22.13億元。
中國太平的重倉行業分布較為廣泛,其中電氣設備行業重倉股最多,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和東方電纜均為三季報新進,持倉市值分別為4.93億元、4.60億元和2.78億元。
楊帆進一步表示,險資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者,其操作通常是“長線”與“短線”相結合。在戰略上,險資會長期持有符合國家戰略、質地優良的核心資產,作為投資組合的穩定器;在戰術上,則會根據市場估值和行業景氣度,靈活進行波段操作,捕捉階段性機會,從而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實現資產長期平穩增值。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險資通過布局高股息資產穩住基本盤,同時捕捉新能源、科技賽道的產業轉型紅利。這種跨周期視角的布局,體現了保險資金“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定位。未來,險企需從依賴“市場紅利”轉向“主動管理”,在市場波動中持續創造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太平旗下太平財險前三季度投資收益實現扭虧。根據公告,太平財險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258.65億元,同比增長4.24%,凈利潤9.74億元,同比增長82.32%。前三季度投資收益為3.85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4.62億元。今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投資收益率分別為1.20%、2.72%,同比分別增加1.24、2.75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