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正在火熱進行中,這場匯聚全球智慧與創新的盛會,吸引了來自9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800位農業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及青年才俊。他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農業科技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
在大會期間,平谷區副區長彭石正式發布了《農業中關村核心區發展2.0》規劃。該規劃明確提出,將以合成生物和智慧農業為兩大核心領域,全力打造全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高地。彭石表示,作為北京農業中關村的核心區域,平谷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農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并在合成生物、關鍵技術轉化及企業集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據介紹,平谷在合成生物領域已建成創新中心,并配備了中試生產線及AI生物設計自動化平臺。在關鍵技術轉化方面,平谷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高效銜接。例如,自主研發的蛋雞DNA芯片“鳳芯壹號”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沃德系列白羽肉雞品種則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基因編輯抗藍耳病豬的研發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實現了100%的抗病率。在智慧農業方面,華北地區最大的815畝智能溫室集群即將投入使用,該集群集成了無人機協同作業、環境智能感知等先進技術,預計畝均產量將較傳統種植方式提升3倍以上。
平谷在農業企業集聚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該區域已吸引了首農、拜耳、博瑞迪等多家知名涉農企業入駐。同時,通過設立117個“博士農場”,平谷成功吸引了411名博士人才落地,推動了超過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作為大會的核心板塊之一,世界農業科技博覽會集中展示了來自全球的前沿農業科研成果、尖端技術與創新產品。在平谷展區,一家企業展示了其獨特的盆栽蔬菜技術,該技術利用特制的發酵菌將農林廢棄物轉化為“黑金土”。據企業負責人介紹,這種發酵菌無需嚴格的發酵環境,在戶外堆放即可完成發酵過程。目前,該技術已在平谷區東高村鎮西高村進行了4年的試驗,結果顯示大豆和玉米的畝產提高了40%以上。
本次大會將持續至10月15日,期間將圍繞南南合作、科技賦能女性、設施農業、消除貧困饑餓、農業保險、可持續金融、可控農業、智慧養殖、糧食減損、爬行動物保護、土地經營權流轉等主題,舉辦十余場專題會議和平行會議,以及中非農業科技合作等國際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