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發的交通事故將小米汽車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10月13日凌晨,一輛小米汽車發生嚴重碰撞,車門未能正常開啟的細節引發公眾對車輛安全性的廣泛質疑。這場風波迅速蔓延至社交媒體平臺,小米創始人雷軍的個人賬號與品牌直播間成為輿論攻擊的主要目標。

事故發生后,小米汽車全國多地門店的抖音直播間遭遇大規模負面言論沖擊。10月14日,僅有廣州番禺店維持直播,其他門店賬號均暫停播出。在幸存的直播間內,"門把手故障""綠化帶戰神"等嘲諷性彈幕持續刷屏,甚至出現相同賬號反復發布攻擊性內容的現象。主播在直播中無奈回應:"我們只是普通員工,請不要針對個人。"
這場輿論危機直接沖擊了雷軍的社交媒體影響力。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9月15日至10月14日期間,雷軍抖音賬號累計掉粉36.1萬,其中最近15天減少30.1萬。10月13日至14日兩天內,粉絲流失量超過6萬,目前總粉絲數降至4472.9萬。微博平臺同樣出現異常,30天內雷軍已拉黑17名惡意評論用戶,評論區充斥著"事故車輛為何變形不大卻無法開門"等質疑。
在官方回應缺失的情況下,雷軍的社交動態引發更大爭議。事故前一日,其微博仍密集發布小米YU7新車色宣傳、新疆路測進展等內容。事故當天,宣傳活動未受影響,10月14日更同步更新了高原測試與小米17手機的相關內容。這種"業務照常"的姿態招致網友批評:"事故都成這樣了,還在堅持營銷?""解決問題比發宣傳更重要。"

資本市場對此迅速作出反應。10月13日港股開盤后,小米集團股價直線跳水,盤中跌幅一度超過7%,最終收跌5.71%。次日股價延續弱勢,收跌0.94%。盡管小米汽車銷售人員在回應時強調"以官方通報為準",但截至目前,品牌方與雷軍本人均未就事故核心問題作出公開說明。
此次危機恰逢小米深陷"小字營銷"爭議。此前雷軍因宣傳文案中的隱蔽條款引發信任危機,疊加此次安全事故,導致品牌聲譽持續受損。分析人士指出,從直播間關閉到股價波動,再到創始人社交資產縮水,這場風波已從單一產品質量爭議演變為影響企業市場信任度的系統性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