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日因其持續推進的嚴苛測試流程引發行業關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詳細闡述了公司在汽車測試領域的核心策略,強調測試工作貫穿產品研發、量產及交付全周期,是保障產品品質的關鍵環節。
根據官方披露的數據,小米首款量產車型SU7在正式投產前,已在全國300余個城市完成累計540萬公里的道路實測。這一測試里程覆蓋了從極寒到高溫的多樣化氣候環境,以及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山區路段等復雜交通場景。測試團隊通過模擬用戶真實用車場景,對車輛的動力性能、續航表現、智能駕駛系統等核心指標進行全面驗證。
即將發布的第二款車型YU7的測試強度進一步升級。官方數據顯示,該車型在量產前已完成719萬公里道路測試,歷時561天,測試范圍擴展至337個城市。測試團隊特別針對冬季低溫環境下的電池性能、智能座艙系統的穩定性等關鍵課題展開專項攻關,確保產品在極端條件下仍能保持可靠表現。
雷軍在公開聲明中指出,量產后的持續測試同樣重要。通過收集用戶實際使用數據,工程團隊能夠精準識別產品優化空間,針對性地改進操控體驗、智能交互等細節。這種"測試-優化-再測試"的閉環機制,體現了小米汽車對品質管控的執著追求。行業分析師認為,這種全生命周期的測試體系,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樹立了新的質量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