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近日通過社交媒體,詳細解讀了小米汽車YU7在研發過程中堅持嚴苛測試的深層考量。他指出,從設計驗證到量產優化,全生命周期的測試體系是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石,既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承諾,也彰顯了小米進軍汽車領域的戰略定力。

據雷軍介紹,小米汽車的測試體系分為量產前與量產后兩大階段。量產前階段聚焦核心性能驗證,覆蓋動力系統、電池效能、車身結構等關鍵領域。測試團隊在零下30℃的黑河、50℃的吐魯番以及海拔5100米的帕米爾高原等極端環境中,對車輛穩定性進行全面檢驗。量產后階段則通過用戶反饋與實際使用數據,持續優化產品體驗,形成“測試-改進-再測試”的閉環,確保車輛上市后仍能保持競爭力。
作為小米第二款純電SUV,YU7已于2024年12月完成申報,預計2025年7月正式上市。為確保產品可靠性,小米團隊提前啟動大規模路測,并公開外觀設計以拆除偽裝,便于更真實地收集路況數據。雷軍透露,YU7的測試項目包括NVH性能、能耗效率及耐久性驗證等,此前首款車型SU7上市前已在全國多地同步測試,累計投入超600臺車輛,測試周期長達數月。他強調,作為行業新兵,小米深知“質量是品牌生命線”,因此在YU7開發中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實車驗證。
小米汽車的測試標準不僅嚴格遵循國家規范,更結合用戶實際場景進行優化。例如,高原測試重點考察車輛在稀薄空氣中的動力衰減,冬測則聚焦低溫啟動與電池保溫性能。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測試邏輯,源于小米在智能硬件領域積累的工程經驗。目前,YU7測試車已覆蓋全國300余個城市,收集的路況數據超200TB,為后續車型迭代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YU7展車已陸續抵達各地門店,提供標準版、Pro和Max三個版本供消費者體驗,業內猜測其起售價約25萬元。
在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消費者對產品可靠性的關注度持續攀升。小米汽車正構建覆蓋研發、生產、售后的全鏈條質量管控體系,未來將通過OTA技術實現車輛性能的持續升級。這種“硬件+軟件”的雙輪驅動模式,或將成為小米突破行業格局的關鍵。雷軍表示,小米汽車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已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YU7的推出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