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運業綠色轉型的浪潮中,全球船體清潔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企業Neptune Robotics(海王星機器人)宣布完成B輪5200萬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3.71億元)。本輪融資由GraniteAsia領投,日本郵船株式會社(NYK Line)作為戰略投資者參投,資金將用于技術研發、新一代機器人系統開發、人工智能服務平臺建設及全球20個市場的業務拓展。
作為深圳納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eptune Robotics自2018年成立以來,專注于船舶清潔自動化與能源效率優化。其自主研發的生物污損管理系統和機器人船體清潔技術,已服務于全球散貨船、汽車運輸船等核心船隊。與日本郵船的合作始于2022年,雙方于9月29日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清潔技術向2050年航運業凈零排放目標邁進。
傳統人工潛水清潔模式面臨多重挑戰:水下高壓、暗流等安全風險高,清潔效率低下,難以滿足航運業對船體高頻維護的需求。據測算,船體生物污損每年導致全球航運業損失400億至500億美元,并增加大量碳排放。Neptune Robotics的機器人系統通過自動化作業,清潔速度達人工的3至5倍,且能在24小時內完成滿吃水海岬型船舶的全面清潔,即使在水質渾濁或水流速度達4節(約7.4公里/小時)的環境中,仍可晝夜不間斷作業,綜合作業效率是傳統潛水的4倍。
資本市場的認可印證了行業對船舶清潔智能化的期待。除本輪投資者外,紀源資本、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等國內一線機構已提前布局。團隊背景成為技術突破的關鍵支撐:成員來自劍橋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香港科技大學等全球頂尖高校,創始人嚴灼權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機械工程專業,曾帶領團隊斬獲MATE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冠軍,具備深厚的技術積淀。
目前,Neptune Robotics的業務已覆蓋亞洲61個核心港口,約占全球國際貿易航線的70%,累計為數千艘大型船舶提供機器人清洗服務。其技術不僅能顯著降低燃料消耗,還可通過減少生物污損降低碳排放,為航運業綠色發展提供切實解決方案。據QYResearch預測,到2031年,全球船體清潔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0.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保持7.8%,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