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過半”的論斷在汽車行業內外廣為流傳,但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近日提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尚未達到50%。這一觀點引發了公眾對新能源市場真實狀況的討論:為何數據呈現與普遍認知存在差異?關鍵在于“新能源滲透率”的統計口徑和范圍存在多重標準。

根據不同統計維度,新能源滲透率呈現三種主要結果。其一,以汽車總銷量(含出口和商用車)為基準,8月批發銷量中新能源占比48.83%,其中傳統燃油車銷量為146.2萬輛,純電和插混(含增程)分別為90.8萬輛和48.7萬輛,比例約為51:32:17。其二,聚焦國內市場(不含出口但含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升至52.16%,燃油車銷量107.4萬輛,純電和插混國內銷量分別為76.5萬輛和40.6萬輛,比例簡化為48:34:18。其三,若僅統計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不含出口和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達55.19%,其中燃油車銷量89.4萬輛,純電、狹義插混和增程分別為68.6萬輛、31.4萬輛和10萬輛,比例約為44:35:16:5。
值得注意的是,統計范圍最廣的“汽車總銷量”口徑下,新能源滲透率尚未突破50%,這意味著若將出口和商用車納入計算,燃油車銷量仍高于新能源車。這一差異反映了市場分析中“統計邊界”對結論的關鍵影響。
在新能源細分領域,純電動汽車的市場表現尤為突出。作為汽車電動化的核心方向,純電車型與插混、增程車型(仍保留發動機)形成差異化競爭。此前有觀點認為,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主要依賴插混車型,而純電車型增速較緩。但最新數據顯示,純電車型已占據車市約三分之一份額。

具體來看,三種統計口徑下純電車型占比均接近35%。在汽車總銷量中,純電占比32%;國內銷量(不含出口)中占比34%;乘用車國內零售中占比35%。相比之下,插混車型(含增程)在總銷量中占比17%,國內銷量中占比18%,乘用車零售中占比21%(狹義插混與增程合計)。純電車型的市場份額已顯著超越插混,成為新能源增長的主力。
從動力結構演變看,8月乘用車零售市場中,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比例進一步向新能源傾斜。燃油車銷量同比微增1.4%,而純電車型同比增長17.2%,狹義插混同比下滑7.3%,增程車型微增0.3%。這一趨勢表明,純電車型正憑借技術成熟度和市場接受度,逐步擴大對燃油車的替代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