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蕪湖市埃夫特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內,一臺噴涂機器人正精準地完成著復雜軌跡的噴涂作業。這是中意兩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深度合作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國智能制造走向世界的縮影。
來自意大利烏迪內的軟件工程師盧卡·薩馬爾,正通過視頻會議與蕪湖的研發團隊討論仿真系統的優化方案。"我們每年要開展四次深度協作,每次都會帶來軟件版本的迭代升級。"這位29歲的工程師表示,中意團隊的高效配合使得產品更新周期縮短至季度級別,這種協作模式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實屬罕見。
埃夫特與意大利機器人產業的淵源始于2015年。當年這家中國企業在全球機器人產業布局中,將首個海外收購目標鎖定在意大利CMA機器人公司。這家擁有數十年噴涂機器人研發經驗的企業,如今已成為埃夫特在歐洲的重要研發基地。"意大利北部聚集著全球頂尖的自動化技術集群,"埃夫特董事長游瑋指出,"當地工程師的創造力與工藝積淀,為我們的技術突破提供了關鍵支撐。"
在隨后的三年里,埃夫特連續完成對四家意大利機器人企業的投資并購,構建起覆蓋智能噴涂、運動控制、系統集成等領域的完整技術鏈。通過技術消化與再創新,企業不僅補全了技術短板,更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性價比產品。這種雙向賦能的合作模式,使意大利研發中心的技術成果能快速在中國市場落地,同時中國制造的規模優勢也反哺歐洲合作伙伴。
目前埃夫特在意大利設立的三個研發中心,正成為連接中歐技術創新的橋梁。2024年企業工業機器人銷量突破16000臺,產品不僅服務于國內電子、光伏、汽車等產業,更獲得瑪莎拉蒂、菲亞特、寶馬等國際車企的認可。其開發的智能焊接系統通過機器視覺與AI算法,可自動生成焊接程序,這項技術已在歐洲和東南亞的多家工廠投入使用。
這種技術融合帶來的市場效應正在顯現。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61.5%的高速增長。游瑋認為,中國豐富的應用場景與歐洲深厚的技術積淀形成完美互補,"我們在北京與意大利機器人國家能力中心共建的創新中心,就是這種跨區域合作的最新實踐。"
隨著中關村東升科技園與意大利ARTES4.0中心簽署合作協議,中意機器人聯合研究進入實質階段。游瑋透露,企業正加大歐洲市場開拓力度,計劃通過技術融合與制造業協同創新,在自動化領域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