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藍L06預售發布會后的媒體交流環節,深藍汽車董事長鄧承浩圍繞新能源汽車安全與產品創新兩大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他明確指出,安全性能是新能源汽車的立身之本,"若無法保障基礎安全,企業便不具備生產電動汽車的資格"。針對電池安全,他提出更高標準:"未來要求車輛在遭受極端碰撞時,即便電池結構受損也必須杜絕起火風險。"
關于車門設計爭議,鄧承浩坦言行業曾經歷非理性創新階段。他以隱藏式門把手為例分析:"早期受特斯拉技術路線影響,疊加電動化轉型需求,多數車企選擇這類設計以區別于傳統燃油車。"但當前市場認知已發生轉變,"通過用戶調研發現,燃油車與電動車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正在趨同,過度追求差異化創新反而背離了使用本質"。
在技術路線選擇上,深藍汽車采取雙軌并進策略。鄧承浩透露:"我們同時保留機械式門把手與隱藏式設計,通過用戶反饋持續優化產品方案。"這種務實態度折射出行業對創新邊界的重新思考——在保持技術前瞻性的同時,更注重解決用戶真實痛點。
對于安全標準的提升,深藍汽車已建立覆蓋研發、生產、售后的全鏈條管控體系。據內部人士透露,企業正在構建更嚴苛的碰撞測試場景,模擬時速超過80公里的極端工況,確保電池包在多重破壞條件下仍能維持結構完整性。這項投入預計將使單車制造成本增加約3%,但能有效降低熱失控風險。
行業分析師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千萬輛大關,安全議題正從技術討論上升為消費決策關鍵因素。深藍汽車此次提出的"極限安全"標準,或將推動整個行業重新審視產品定義邏輯,促使企業從參數競爭轉向本質安全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