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K90系列發布會上演了一場定價“反轉劇”。標準版12GB+256GB版本最初定價2599元,而同系列12GB+512GB版本卻高達3199元,600元的存儲差價引發市場熱議。次日,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與手機部總裁盧偉冰先后發文解釋,直言上游存儲成本壓力已超出預期,內存漲價幅度遠超企業承受范圍。

據供應鏈信息,紅米K90系列搭載的SK海力士LPDDR5X 9600內存與三星UFS4.1閃存均為當前移動端頂級規格。這兩家國際存儲巨頭近期產能調整成為漲價核心誘因。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數據顯示,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廠商正將產能向高階服務器DRAM和HBM傾斜,導致消費電子存儲芯片供應持續收緊。2025年10月最新調查顯示,一般型DRAM價格季度漲幅從8%-13%上修至18%-23%,且存在進一步上調可能。
存儲芯片市場的供需失衡在頭部企業財報中得到印證。三星電子三季度營收86.1萬億韓元,營業利潤12.2萬億韓元,其中存儲芯片業務銷售額26.7萬億韓元,創歷史新高。SK海力士同期營收24.45萬億韓元,營業利潤11.38萬億韓元,更提前鎖定2026年全系DRAM和NAND產能訂單。公司預計2026年DRAM出貨量將增長超20%,HBM供應緊張態勢將持續至2027年。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分析指出,AI算力需求爆發與廠商產能結構調整形成雙重擠壓。全球云服務商、AI企業和數據中心對存儲芯片的需求激增,而主流廠商縮減傳統制程產能的舉措,直接導致消費級存儲產品供應短缺。摩根士丹利預測,存儲行業將進入持續數年的“超級周期”,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
國際巨頭的戰略調整為國產品牌打開突破口。北京超弦存儲器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趙超認為,本輪周期由AI驅動的新增需求主導,持續時間將長于傳統庫存周期。國內企業迎來雙重機遇:利潤增長可反哺研發投入,訂單增加能加速產能擴張。萬德數據顯示,存儲器指數近一年累計漲幅達98.92%,佰維存儲、江波龍等企業股價年內漲幅均超100%,市值相繼突破600億和千億關口。
國產存儲企業的技術突破在財報中顯現。江波龍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167.34億元,同比增長26.12%;凈利潤7.13億元,同比增長27.95%。其中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暴漲1994.42%,扣非凈利潤增長1162.09%。公司自研主控芯片部署量突破1億顆,UFS4.1產品已與閃迪達成戰略合作,企業級存儲產品完成與鯤鵬、海光等國產CPU平臺適配,SOCAMM低功耗內存模塊性能較傳統產品提升2.5倍。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江波龍成為國產存儲突破的典型樣本。其企業級PCIe SSD已進入頭部互聯網企業供應鏈,QLC eMMC產品實現量產出貨,應用于榮耀、摩托羅拉等品牌終端。這種從“性價比替代”向“技術趕超”的轉變,正在重塑全球存儲市場格局。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國內企業通過技術驅動完成關鍵領域突破,標志著國產存儲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