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mart精靈5號超級電混版以16.99萬元的起售價闖入市場時,汽車行業瞬間掀起波瀾。此前業內普遍預測其價格區間在22-25萬元,這一突破性的定價不僅顛覆了市場預期,更將“豪華插混SUV”的價格門檻直接拉低至20萬元以內,引發了廣泛關注與討論。

面對如此激進的價格策略,外界難免產生疑問:是否在配置上有所妥協?或是品牌方不惜成本搶占市場?深入剖析后發現,這一價格背后是吉利與奔馳共同打造的“合資2.0”模式在發揮關鍵作用。吉利并非僅承擔代工角色,而是將經過超122萬用戶驗證的雷神電混2.0技術平臺,以及中國制造業強大的規模化采購與成本控制能力注入其中。奔馳則專注于設計美學與品牌調性的塑造,兩者形成互補:奔馳的“品味”與吉利的“效率”產生化學反應,既賦予精靈5號越級的豪華質感,又通過規模效應大幅攤薄核心三電成本,為定價策略提供了堅實支撐。
精靈5號的出現,不僅是一次價格突破,更是一場價值認知的重構。傳統豪華品牌插混車型往往因品牌溢價導致價格高企,而精靈5號卻以“技術平權”為理念,精準切入消費者需求痛點。其配置表堪稱豪華:熱效率達47.26%的發動機、CLTC綜合續航1615公里、三擋DHT變速箱、20揚聲器森海塞爾音響系統、前排零重力座椅……這些配置若出現在同尺寸傳統豪華車型上,價格往往突破30萬元。精靈5號卻以“一次滿足”的姿態,同時提供電車的靜謐平順與燃油車的續航無憂,兼顧空間寬敞與設計格調,直擊消費者“選擇困難癥”的痛點。

從戰略層面看,吉利與奔馳的決策遠非短期逐利。盡管單車利潤可能被壓縮至極薄,甚至前期接近成本價銷售,但兩大股東將smart視為面向未來的“戰略先鋒”。通過“核彈級”產品快速打開市場,搶占“20萬內唯一豪華插混SUV”的用戶心智,同時向行業展示“合資2.0”模式的競爭力,為品牌積累口碑與資產。這種“長期主義”打法,體現了對市場趨勢的深刻洞察——新能源時代,合資車企需以顛覆性策略重塑規則,而非依賴傳統路徑。
精靈5號的入局,無疑為合資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轉型提供了新范本。它證明,通過技術整合與模式創新,合資品牌不僅能打破“高價低配”的刻板印象,更能在激烈競爭中開辟新賽道。當市場習慣于“合資車式微”的論調時,這場由smart引發的變革,或許正預示著合資車企第二春的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