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車輛操控性的討論在社交平臺引發廣泛關注。知名車評人陳震近日卷入一場關于特斯拉Model 3與小米SU7駕駛體驗的爭議,其公開表態引發網友熱議。
事件起因于某網友在社交平臺向陳震發起挑戰:"你承不承認特斯拉Model 3比小米SU7更好開?"面對直截了當的提問,陳震迅速回應稱"不承認",并給出具體理由。他指出Model 3在配置層面存在明顯短板,特別強調小米SU7擁有紐博格林賽道認證的操控背書,而Model 3缺乏同等量級的專業背書。
這場技術參數之爭很快演變為對"駕駛體驗"本質的探討。有網友提出疑問:"究竟什么才算好開?"陳震借此機會重申其長期秉持的觀點:駕駛感受具有強烈主觀性,不存在統一評判標準。他以賽車運動為例解釋:"有人偏好車尾靈活的動態表現,認為這種特性讓車輛更好駕馭;但同樣的設定可能讓其他駕駛者在第一個彎道就失控,從而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隨著討論深入,更多網友加入這場沒有標準答案的辯論。有人從動力響應角度分析,有人強調轉向精準度的重要性,還有用戶提出日常通勤與賽道駕駛需要完全不同的評判體系。這場由兩款熱門電動車型引發的討論,意外成為公眾探討汽車評價標準的契機。
陳震在后續互動中進一步闡釋,不同駕駛場景和駕駛習慣會導致完全不同的偏好選擇。他特別指出:"專業車手的評價標準與普通消費者存在本質差異,即便是同類型駕駛者,對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的容忍度也各不相同。"這種多維度的觀點碰撞,使得原本簡單的車型對比演變為對汽車評價體系的深度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