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機器人領域再掀資本熱潮,曾獲OpenAI青睞的挪威初創公司1X Technologies被曝正在籌備新一輪融資,目標規模高達10億美元,公司估值預計突破100億美元大關。若融資成功,其估值將較今年1月的8.2億美元暴漲超12倍,這一漲幅在科技圈引發廣泛關注。
1X Technologies的前身是Halodi Robotics,由創始人Bernt ?ivind于2014年創立。早期公司專注于機器人安全驅動器與全身控制系統的研發,2018年推出首款輪式人形機器人EVE。2022年,公司完成更名并調整戰略方向,將重心轉向家庭服務機器人的開發。這一轉型為其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司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2023年3月。當時,憑借ChatGPT聲名大噪的OpenAI將目光投向這家挪威企業,以投資形式布局具身智能賽道。1X Technologies隨后引入OpenAI的AI模型,實現了機器人的語音交互功能,并正在研發專有的視覺語言轉換器(VLA)模型Redwood。這一合作迅速吸引了老虎環球、EQT Ventures、三星NEXT等知名基金的加入,使其躋身全球一線科創公司行列。
在機器人領域,估值飆升并非個例。今年早些時候,另一家獲OpenAI投資的機器人公司Figure宣布完成390億美元估值的融資,較2024年3月的26億美元增長15倍。不過,Figure在2月宣布終止與OpenAI的合作,轉而專注自研機器人大模型。
1X Technologies在產品端同樣動作頻頻。今年2月,公司推出新款家用機器人Neo Gamma,其外殼采用編織尼龍材料,引發資本市場關注。該機器人具備蹲下撿物、坐沙發等擬人化動作,這些功能也是特斯拉Optimus等競品正在突破的技術難點。
技術合作方面,1X Technologies與英偉達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攻克具身智能領域的關鍵難題。雙方的合作因“機器人給英偉達CEO黃仁勛送夾克”的趣聞被廣泛傳播,成為科技圈的熱門話題。
據公司披露,今年計劃將數百至數千臺Neo Gamma機器人送入家庭進行早期測試。不過,創始人?ivind坦言,當前機器人尚無法完全自主運行,測試期間將通過遠程操控員實時監控設備攝像頭與傳感器數據,并控制其肢體動作。他特別強調,家庭場景下的安全性是首要挑戰,例如需防止機器人跌倒壓傷兒童或寵物。
為加速技術迭代與人才招募,1X Technologies于今年夏季將總部從挪威遷至美國加州帕羅奧圖,以期更緊密地與硅谷生態合作。這一戰略調整或為其未來競爭增添更多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