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汽車博主陳震近日因一起交通事故引發廣泛關注。據北京交警通報,2025年10月3日下午,陳震駕駛勞斯萊斯閃靈時發生碰撞,經調查,事故雙方均未涉及酒駕或毒駕,陳震被認定承擔全部責任。次日,他通過社交平臺公開致歉,承諾將配合相關部門處理并承擔全部賠償。
10月6日,陳震進一步披露事故細節,稱涉事車輛為網約車,已確認司乘人員均購買保險,并表示會全力配合后續流程。10月14日,他再次回應公眾質疑,透露事故發生時車輛處于輔助駕駛狀態,但未能避免與前方靜止車輛發生100%正面碰撞。這一表述引發對勞斯萊斯駕駛輔助系統可靠性的討論。
陳震在互動中強調,自己從未否認分心駕駛是事故主因,但同時對車輛輔助系統表現提出尖銳批評。他指出,勞斯萊斯閃靈作為品牌首款電動車,搭載的“寶馬5AU駕駛輔助系統”在LCC(車道居中)、ACC(自適應巡航)或LKA(車道保持)模式下,未能有效識別前方障礙物,導致嚴重碰撞。他直言:“作為全球最昂貴的電動車,其基礎主動安全功能竟存在如此明顯缺陷,令人難以接受。”
此前,陳震曾公開對比中外品牌輔助駕駛技術,稱勞斯萊斯閃靈的科技配置“遠不如中國品牌”。他特別提到,若車輛配備華為ADS輔助駕駛系統,即便需額外支付100萬元,自己也愿意接受。這一觀點被解讀為對傳統豪華品牌技術路線的質疑。
10月18日,陳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首次詳細還原事故經過。他描述稱,當時車輛以約6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在快車道,輔助駕駛系統處于激活狀態,但未對前方突然減速的網約車做出任何制動反應。同日,他在微博宣布已出售涉事車輛,并表示“未來大概率不會再購買勞斯萊斯品牌”。
這起事故不僅將高端電動車的輔助駕駛安全推向風口浪尖,也引發消費者對豪華品牌技術落地能力的重新審視。隨著智能駕駛技術普及,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功能可靠性,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