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項新專利引發行業關注。據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申請的“車輛超速提示方法、裝置、車輛、存儲介質及程序產品”專利已正式公布。該技術方案主要針對行車安全領域,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車輛周圍環境中的對象信息,并從中篩選出特定類型的參考對象。系統會計算車輛相對于這些移動參考對象的相對速度,當檢測到相對速度超過預設閾值區間時,將立即向駕駛員輸出超速提示信息,從而有效提升行車過程中的安全性。
與此同時,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也在同步更新。公安部近期組織起草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計劃已進入社會征求意見階段。其中,針對新能源汽車加速性能過快可能引發的失控風險,征求意見稿在“超速報警和限速功能”條款中新增了兩項關鍵要求。第一項規定明確指出,乘用車在每次啟動或點火后(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除外),系統應默認設置為百公里加速時間不低于5秒的工作模式,以限制車輛過度加速。
第二項要求則聚焦于駕駛操作安全。根據征求意見稿,純電動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載客汽車需配備踏板誤踩加速抑制功能。該功能需在車輛靜止或低速蠕行狀態下自動激活,通過傳感器檢測駕駛員是否誤將加速踏板當作制動踏板使用。一旦檢測到異常操作,系統將立即抑制動力輸出,并通過聲音或燈光等明顯信號向駕駛員發出警示,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的突然加速事故。這兩項新增要求均體現了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的進一步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