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常被忽視的連接器行業,正悄然孕育著新的商業機遇。作為電子設備中承擔電力傳輸與數據交互的關鍵部件,連接器雖不起眼,卻已成為多家企業實現業績突破的重要支點。近期,瑞可達與鼎通科技兩家連接器企業憑借亮眼的財務數據引發市場關注,其背后折射出的行業分化趨勢更值得深入探究。
根據最新財報,瑞可達在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46.04%,凈利潤增幅達119.89%,凈利潤規模達到2.33億元。而鼎通科技的表現更為突出,同期營收與凈利潤分別增長64.45%和125.39%,凈利潤達1.77億元。從賬面數據看,瑞可達的盈利規模占據優勢,但深入分析盈利質量指標后,行業格局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毛利率指標成為破解企業盈利密碼的關鍵。鼎通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達29.4%,較2024年的27.41%進一步提升,而瑞可達同期毛利率為22.32%,較2024年的22.12%僅有微弱增長。這種差距在細分業務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鼎通科技通訊連接器業務毛利率長期維持在30%以上,而瑞可達核心的新能源汽車連接器業務毛利率已從2023年的高位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22.49%。
業務布局的戰略差異是造成盈利分化的首要因素。鼎通科技采取"通訊+汽車"雙輪驅動策略,但將資源重點投向通訊領域。2024年數據顯示,其通訊連接器業務貢獻57.89%的營收,汽車連接器業務占比25.82%。這種布局恰逢AI算力需求爆發,服務器與數據中心對高速連接器的需求激增,直接推動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71.63%。反觀瑞可達,自2020年起逐步將戰略重心轉向新能源汽車市場,到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連接器業務占比已達91.47%,這種單一依賴使其更容易受到行業波動影響。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正在重塑行業生態。隨著終端車企的價格壓力向上傳導,連接器企業的利潤空間持續承壓。鼎通科技汽車連接器業務毛利率從2020年的43.77%下滑至2024年的23.5%,但由于該業務占比不足20%,對整體盈利影響有限。而瑞可達90%以上的營收依賴新能源汽車領域,導致其毛利率波動更為劇烈。這種業務結構的差異,使得鼎通科技在行業調整期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技術壁壘的構建能力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鼎通科技在高端通訊連接器領域持續投入研發,2025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8268萬元,同比增長32%。這種投入使其產品實現技術躍遷:I/O連接器傳輸速度從56G升級至224G,液冷模組與Cage結構的一體化設計滿足客戶集成化需求。特別是112G產品自2024年二季度放量后,月出貨量已突破130萬套,224G產品也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這些技術突破為其產品帶來顯著溢價空間。
相比之下,瑞可達的技術路線呈現不同特征。其新能源汽車連接器以高壓傳輸為主,技術成熟度較高但創新空間有限。截至2025年6月,公司384項專利中發明專利僅占5.5%,這種技術結構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中航光電、永貴電器等競爭對手均可提供類似解決方案。雖然瑞可達正在布局換電連接器、液冷超充等新領域,并拓展AI數據中心與人形機器人市場,但這些業務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對整體毛利率的提升作用尚未顯現。
市場格局的演變正在重塑連接器行業的競爭邏輯。鼎通科技通過聚焦高毛利細分領域、構建技術護城河,實現了盈利質量的持續提升。而瑞可達面臨的挑戰則反映出,在行業技術迭代加速的背景下,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可能帶來的經營風險。這種分化趨勢表明,連接器企業要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既需要精準的市場定位,更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