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三位航天員開啟為期半年的太空駐留任務。他們的飲食健康與生活質量備受關注,而這一切的保障,離不開我國自主研發的“太空廚房”系統。該系統已在空間站穩定運行超過1500天,持續為航天員提供安全可靠的飲食飲水支持。
與傳統廚房不同,太空廚房需應對極端太空環境帶來的多重挑戰。例如,微重力條件下熱傳導效率極低,國際空間站曾出現加熱一個洋蔥需4小時的情況;同時,太空細菌繁殖速度是地面的數倍,對設備抗菌性能提出極高要求。為解決這些問題,2013年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征集技術方案,啟動專項研制計劃。
經過嚴格篩選,九陽公司憑借其在小家電領域的技術積累脫穎而出,于2014年正式承擔太空廚房研發任務。該企業歷時8年完成1000余次實驗,最終研發出包括飲水分配器、熱風加熱裝置、太空豆漿及智能控制系統在內的整套設備。2021年4月29日,這些裝備隨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至今已保障神舟十二號至二十一號共9個乘組的飲食需求。
太空廚房的核心技術具有顯著創新。其熱風加熱裝置采用立體循環技術,可在30分鐘內均勻加熱上百種預包裝食品,使航天員能品嘗到熱氣騰騰的家鄉菜。飲水系統則能精準提供45℃的溫熱水,滿足即時飲用需求。更令人矚目的是,九陽研發的專用豆漿粉通過特殊工藝處理,既保留了營養成分,又確保在太空環境下的穩定性,成為航天員的"幸福飲品"。
業內專家指出,航天設備需滿足極高的安全性、可靠性標準。九陽的成功源于其30余年積累的家電技術,以及將實驗室創新轉化為工程應用的能力。這種技術轉化不僅服務于航天事業,更通過民用產品開發惠及大眾。
目前,九陽已推出多款搭載航天技術的民用產品。其古法輕養豆漿機采用與太空豆漿相同的制漿工藝,實現全自動操作;雙驅0涂層電飯煲運用精準控溫技術,可煮出低糖且口感更佳的米飯;變頻輕音破壁機則借鑒航天電機技術,大幅降低運行噪音。天凈系列凈水器集成航天級抗菌凈化模塊,實現6年免換芯的長期使用。
這些創新產品展現了航天科技轉化的巨大潛力。通過將太空環境驗證的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企業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更為消費者帶來了更高品質的生活體驗。這種"從天到地"的技術轉化模式,為其他高科技領域的民用開發提供了有益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