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行業迎來一則重磅消息:現代汽車宣布任命李鳳剛為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全面掌舵北京現代的生產、銷售及企劃等核心業務。這一決策打破了北京現代自2002年成立以來延續23年的管理慣例——此前一直由韓方派駐總經理、中方擔任常務副總經理。李鳳剛與常任副總經理李雙雙組成的“中中組合”,成為北京現代歷史上首次出現的本土化管理團隊,標志著其本土化戰略邁出關鍵一步。

此次任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北京現代轉型戰略的集中體現。回溯近期布局,10月29日,北京現代在首款純電SUV EO羿歐上市發布會上,正式啟動“智啟2030計劃”。該計劃以北汽集團“三年躍升行動”和現代汽車“在中國 為中國 向全球”戰略為指引,明確未來五年銷售目標:國內市場30萬輛、出口20萬輛,總計50萬輛;同時規劃推出20款新產品,包括7款燃油車和13款新能源車,堅持“油電并行”的發展路徑。這一計劃為北京現代的轉型勾勒出清晰藍圖,而李鳳剛的到任,則被視為落實戰略的關鍵人才支撐。
現代汽車的全球戰略調整為此次任命提供了背景。9月23日,現代汽車2025中國投資者大會上,CEO何塞·穆諾茲提出,到2030年全球銷量目標為555萬輛,其中中國市場占比8%,電動化車型占比達60%。他特別強調,要“加強中國本土化生產,提升研發能力”。這一表態與去年12月北汽集團與現代汽車聯合增資北京現代10.95億美元(約合80億元人民幣)的舉措形成呼應,為轉型提供了資金保障。從資金注入到戰略規劃,再到人才任命,北京現代的轉型鏈條逐步完善。
李鳳剛的履歷成為其勝任這一角色的重要依據。1981年出生的他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設計與自動化專業,技術背景深厚。2003年加入一汽大眾后,他從技術開發部產品工程師起步,2017年進入一汽奧迪,歷任戰略與運營管理總監、銷售大區總經理、經銷商網絡發展副總經理等職。2023年10月,他接任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推動“油電共進”戰略,創新“融合直售”模式,助力國產豪華燃油車重回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這些經歷讓他積累了產品操盤、渠道革新和本土化運營的豐富經驗。

李鳳剛的特質與北京現代的需求高度契合。他兼具技術底蘊和市場洞察力:工科背景和研發經驗使他更懂產品本質,豪華品牌8年的營銷管理經歷讓他能精準把握市場脈搏,而奧迪電動化轉型的實戰經驗則讓他深諳轉型痛點。2024年7月,他在奧迪Q家族極境之旅中展現的低調謙和風格,以及以“i人營銷官”身份在短視頻平臺科普技術的嘗試,印證了他“真誠+專業”的傳播邏輯。這種能力組合,正是轉型期北京現代所需的“技術+市場”雙驅動型人才。
然而,李鳳剛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與現代汽車全球銷量前五的表現相比,北京現代在中國市場正陷入困境:年銷量從巔峰時期的百萬輛跌至月均不足萬輛,燃油車市場受到自主與合資品牌的雙重擠壓,新能源轉型因起步早但節奏慢而陷入紅海競爭,品牌力下降和渠道承壓等問題疊加,使其處境艱難。李鳳剛需同時推進“智啟2030計劃”的戰略落地,破解產品、渠道和本土化適配的現實難題,壓力可想而知。
這一任命的意義超越了企業自身。作為80后合資車企高管的代表,李鳳剛若能以過往經驗為底,精準把握中國市場需求,打通技術落地與本土化創新的鏈路,推動品牌與產品力回歸主流賽道,不僅能為北京現代突圍提供樣本,更可能為合資車企探索“本土掌舵人主導、技術與市場深度適配”的革新路徑樹立標桿。無論結果如何,這份打破慣例的勇氣與本土化探索的決心,都將為行業注入新的思考,成為合資模式在新時代破局的重要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