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媒體etnews最新披露,三星電子晶圓代工部門已制定2027年戰略發展目標,核心指標包括兩年內實現扭虧為盈,以及將市場份額提升至按銷售額計算的20%水平。這一決策標志著三星在半導體代工領域發起新一輪攻勢,試圖打破當前的經營困局。
自2022年起,三星晶圓代工業務因未能獲取足夠數量的先進制程訂單,持續陷入虧損狀態。行業分析顯示,該部門每個季度虧損規模達1至2萬億韓元(按當前匯率折合約48.81至97.62億元人民幣),成為拖累集團整體業績的重大隱患。這種持續失血的狀態迫使三星加速調整業務布局,尋求突破路徑。
轉機出現在特斯拉的訂單介入與得州工廠投產雙重利好疊加之際。特斯拉近期向三星下達的先進制程芯片訂單,為后者提供了重要的業務支撐。與此同時,位于得克薩斯州泰勒市的晶圓廠即將進入量產階段,預計將顯著提升三星的產能利用率和營收規模。這兩大因素共同構成三星制定新目標的戰略基礎。
在產能擴張方面,三星正推進泰勒項目二期建設規劃。據知情人士透露,二期工廠的規模將較首期大幅擴大,具體投資金額和產能數據尚未公布。此舉表明三星試圖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同時增強對高端客戶的議價能力,為市場份額提升創造條件。
行業觀察家指出,三星此次設定的目標面臨多重挑戰。當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呈現臺積電一家獨大的格局,后者占據超過60%的市場份額。三星要在三年內將市占率提升至20%,不僅需要持續獲得大客戶訂單,還需在3納米及以下制程的良品率、技術迭代速度等關鍵指標上實現突破。這場半導體領域的競速賽,正進入白熱化階段。











